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先生介绍,当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构成呈现以下几大显著特点: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如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企业创建节能服务公司;外资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服务业务;中外合资企业成立节能服务公司。
“国家积极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计划于每个网省公司都成立相应的节能服务公司,其在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上远超过其他大型重点用能单位,这在众多大型用能企业之中,已处在领先地位。”孙小亮先生向记者这样解释。
2016年2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工作会议提到,国家电网公司的节能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有20家省公司建立了节能服务公司,其中有18个节能服务公司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格认证,并获得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及资金奖励等支持。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292个节能服务网络活动小组,23个省公司已经全部建立了能效网络小组,逾3000家用能单位积极参与节能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经签订并达成意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达116个,预计年节电量将达到6.67亿千瓦时。北京、江苏、福建、青海等公司率先成立省属节能服务公司,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西公司更是率先取得国家授权成为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至今已为50余家用能单位提供测评服务。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的由国家能源局、商务部等部委与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共同策划的“中德能效管理与技术应用项目”有力推动了国家电网公司节能服务工作的发展,如今,中国电科院已成功完成国家电网能效管理数据平台的一期建设,正积极进行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政策规定,入选备案名单的企业所签订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均可申请国家财政奖励资金。据了解,自近5年来,中央财政已经投入了600多亿元用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其中用于EMC项目的投资额已达到412.43亿元。
实际上,除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外,许多地方还额外设置了针对EMC项目的专项补贴政策,如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财政去年就分别投放了600亿元、540亿元、500亿元。
财政部有关人员近日表示,财政部已经选定北京、重庆、深圳、杭州、贵阳、吉林、新余和长沙等8个城市作为首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他透露,随着各项资金的统筹整合逐步完成,“十二五”期间,用于节能服务产业的资金将得到全面提升。
政策的持续有力支持,使得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已达到1250.26亿元。“十二五”期间,政策支持的重点之一便是推动节能服务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根据相关规划,至2015年,将有50家年产值达5亿元的企业和100家中产值达2亿元的企业在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大军中涌现,整个节能服务产业年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其中EMC项目产值高达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