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外商品化的工业控制软件的编程系统平台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专业化与集约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工业控制基础软件的研发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并且专注于行业的小型企业负责,他们向工控界提供一类不依赖于特定的PLC或其他控制系统硬件产品的开放式编程软件包。部分工控厂商在此基础上进行微小的二次开发,或者依据该软件加入高附加值的诀窍和控制算法。因此,标准化的平台为工业控制软件带来了更为灵活的应用,同时,也使得工业软件更能适应最终用户独特的需求。
近年来,PLC产品领域也遵循这一趋势。在谈及PLC产品时,西门子、罗克韦尔、三菱电机等国际知名厂商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容忽视,而近年来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迅速崛起也使业界重新评估PLC产品的市场潜力。据悉,贝加莱因其优秀的软件功能及灵活的平台提供给用户,其PLC产品在业界获得了显著的市场业绩。由此可见,具备更标准化平台的软件产品对工控产品的推动作用确实显著。
实际上,早在两三年前,贝加莱就已经开始涉足工业控制软件标准平台研发的领域。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华振曾在采访中强调,软件的标准化设计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为了解决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与标准化降低成本之间的矛盾,要么根据自我个性设计控制系统但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要么进行个性化设计,却必须直面高昂的单件采购成本。他坚信,软件可以独立于硬件变化,通过运用标准化的组件和建模技术,使得具有相同特性的应用功能模块得以封装,进而利用搭建积木般的方式构筑控制系统的应用。无论工艺如何变革,一些共通的原理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而软件模型通过输入参数、软件算法模型的流程便可得到所需的输出,这便是基本的原理。在此过程中,软件的开发、代码的调试、系统的诊断等诸多以往需多次重复的工作得到了极大的简化,成本的节约是极为可观的。近年来,倍福、三菱等公司也陆续推出了配备标准化平台的软件产品,这无疑显著提升了工业控制软件的技术门槛,并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然而对于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消息。
伴随着用户的高度关注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工控软件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势。因此,对于软件厂商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市场机遇,同时也是对自身产品的一次深入认知;而对用户而言,软件质量的提升意味着产能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工控软件的应用前景更加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