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市场需求,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是,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已经明确承诺将加大对行业发展尤其是自主创新品牌的支持力度。根据了解,未来5年,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对科学仪器的研发投入方面,资金就由之前的1亿元增至10亿元,“这种力度实属罕见”。此外,相关部门还设立了诸多研发专项,包括科技部计划设立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的“重大科学仪器装置研究专项”等。痛定思痛之后,或许,“国产仪器将迎来行业发展历史上的最佳机遇”。
王大珩曾经表示:“长期以来,我们花费巨资购买仪器,而所得到的不过是重复他人的实验过程。”实际上,我们并未能购得核心技术与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我国一线科研人员所使用的大都是发达国家的“成熟产品”。“要占领科技战略的制高点”,国产仪器急需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自主突破,“这无疑也为国产仪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契机并非只有这些。“作为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工具,科学仪器设备需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中高端仪器设备的研发不仅可以改变国产仪器中低档定位的现状,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质检、环保、卫生、农业等行业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为国产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与难得的发展机会”。展望行业未来,苏岩松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微笑,“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乘这趟发展快车。”
“在此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仪器公司激烈争夺的‘热门地带’。同时,国内高档仪器在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五年是中国仪器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若不能把握住这个机遇,整个行业都有可能陷入衰退。”刘长宽明确指出,此言并不仅仅是出于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