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筑照明效能的四大关键策略

   2024-03-11 工业品商城32
核心提示:选用高效光源。依照工作场所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性的高效光源以降低能源消耗。详细要求如下:针对普通室内环境的照明产品,我们首选荧光灯或小功率高压钠灯等高效光源,例如T5细管、U型管节能荧光灯,以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照明功率密度的限制要求。至于高大空间及室外场所的一般照明以及道路照明,应采用金

      选用高效光源。依照工作场所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性的高效光源以降低能源消耗。详细要求如下:针对普通室内环境的照明产品,我们首选荧光灯或小功率高压钠灯等高效光源,例如T5细管、U型管节能荧光灯,以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照明功率密度的限制要求。至于高大空间及室外场所的一般照明以及道路照明,应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高光强气体放电灯。在选用气体放电灯时,应当选用耗能较低的镇流器,同时荧光灯和气体放电灯必须配备电容器,以补偿无功损耗。

  选用优质灯具。除了装饰性因素之外,技术人员应优先考虑使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良好、反射或透射系数高、配光特性稳定的优质灯具。引进非对称光分布灯具。此类灯具能够有效减轻工作区反射眩光的影响,在一定照度条件下,还能优化视觉条件,提高照明效果。选用变质速度较慢的材料制作的灯具,如玻璃灯罩、搪瓷反射罩等,以降低光能衰减率。室内灯具效率不应低于70%;室外灯具效率则不应低于40%。

  执行科学照明方案。采用能提升光通利用系数的布灯方案,优先使用分区一般照明方式。对于空调环境且照明容量较大的场所,建议采用照明灯具与空调回风口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需要高照度或光色改良的场所,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构成的混光照明效果更佳。在室内表面采用高反射率的浅色饰面材料,以便更好地利用光能。

  实施精确照明控制与管理。依据自然光照度的变化情况,实行灯具的分组分片式控制。在设计阶段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即每一开关所控制的灯具数量不宜过多,以便于技术人员的管理。对大面积场所的照明设计采用分区控制方式,有助于增加照明分支回路控制的灵活性,使得无需照明的区域不必打开灯光。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尽可能采用调光器、定时开关、节电开关等自动化控制设备对电气照明加以调节。公共场所照明的管理方式,可以选择集中控制,并配备带有延时的光电自动控制装置。对于大面积的公共区域,建议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室外照明系统中,为避免白天过于明亮,宜使用光电控制器代替照明开关,或者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插线板上设有翘板开关,当用电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简便地切断插线板电源,消除设备空载损耗,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