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工业节能发展,资金投入5900亿元开拓巨大节能市场

   2024-03-11 工业品商城35
核心提示:对于国内以工业节能为主营项目的企业而言,面临日益严重的节能环保压力,5900亿元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3月2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规则》的几天之后,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我们反映,“要切实推进节能减排,最关键的在于使企业深刻认识到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他指出,此份文件的出台仅仅是工业节能工作在 “十二五”

     对于国内以工业节能为主营项目的企业而言,面临日益严重的节能环保压力,5900亿元究竟意味着何种意义?

     3月2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规则》的几天之后,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我们反映,“要切实推进节能减排,最关键的在于使企业深刻认识到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他指出,此份文件的出台仅仅是工业节能工作在      “十二五”期间迈出的第一步。据他研判,若数千亿元的节能工程投资得以全面实施,将会推动形成庞大的节能市场。

     赛迪顾问投资银行部研究员王禹淇表示,在节能主体企业、节能服务商以及节能设备制造商之间存在着利益平衡的难题,需要借助桥梁来建立起有机的整体,从而完善整个市场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充当主要的投资方。

     那么,企业是否愿意投身于节能减排的生产呢?为了激励企业主动参与节能减排,政府应究竟采取直接提供大额资金补贴的方式,还是引导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体系呢?

      早在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便首次对“节能”进行了定义。自那时以来,“节能”一词逐渐流行开来,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节能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同认知。

      现阶段,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快速形成,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与碳足迹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出口压力随之增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无疑是我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机会。

     《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即“十二五”时期的工业节能总体目标需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约21%,预计实现节能6.7亿吨标准煤”。

      确立目标后,也需正视问题所在。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滞后、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工业能源消耗增速过高等,均属于阻碍工业节能的结构性问题。此外,由于各行业、各企业发展水平不一,先进与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节能降耗仍有诸多工作待做。

      为了确保“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规划》制定了涵盖“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在内的九大节能工程。

     业内人士认为,九大工程无疑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九大工程所涉及的总体投资高达5900亿元,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