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公布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风机大型化的战略目标,行业主管部门希望利用行政手段推动风电行业的大规模发展。该《规划》要求,未来五年内,我们必须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10兆瓦陆地(近海)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包括双馈式和直驱式)的整体制造技术。
实际上,当前全球范围内,6兆瓦风力发电机在海上风电市场的商业应用尚未全面展开,能够参与的企业尚属少数,我国企业已迈入尝试阶段。
据悉,目前在风电领域位居全球首位的Vestas风电设备制造商即将为德国风电场开发商PNE在德国北海的海上风电场提供15台6兆瓦的海上风机;已有多年历史的德国风电巨头Repower计划在2013年在德国北海Nordsee Ost风场安装完成6兆瓦海上风机。
在这一领域,我国一线风电龙头企业奋起直追,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华锐风电已经成功研发出SL6000系列6兆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并于2011年底成功中标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国电联合动力的6兆瓦机组亦在今年初在连云港基地顺利下线。
据了解,经国家能源局和上海市政府同意,经由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业主公开招标,已确定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联手与华锐风电“捆绑”中标。这将是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大规模投入商用,同时也是华锐风电继中标我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项目之后,在海上风电发展方面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除了对整机的要求之外,该《规划》还对大型陆上及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提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大型陆上与海上风电机组的关键控制技术;翼型和叶片的优化设计技术;大功率中高速齿轮箱的设计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与优化技术;大型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检测技术;承压能力分析和抗疲劳设计技术;大型风电机组在恶劣气候条件(如台风、强风沙、低温及腐蚀等)下的应对技术;以及大型风电机组与电网的适应性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领域,我国风电企业已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和准备。
据了解,华锐风电SL6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的6兆瓦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SL6000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可以满足当前电网指导原则的严格要求,其特殊的防腐系统,更为适应海上高盐雾和高腐蚀的运行环境。这已经基本完成了《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对于大型风机具体技术领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