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当自动化服务市场尚未蓬勃发展之际,大部分的用户选择向自动化供应商寻求额外服务仅仅是为了能够得到“省心”的体验,所涉及到的服务范围大多也只是基础的技术支持以及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等内容;然而如今,不少的工业用户在寻求自动化服务时,最初的考虑更多已经转变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最小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更加节省成本”。因此,各种各样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成本节约的增值服务应运而出。
针对各行各业的特性及需求并不相同的客户群体,其实节约成本的方式千变万化。对那些利用各类机械设备开展生产活动的企业客户来说,如果能尽可能地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同时做好备件的合理规划,就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对于那些从事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客户,通过认真地评估、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必要的改造工作,或者更有效地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就能够有效地改进成本管理的问题。
当用户开始寻求自动化服务去帮助他们的企业降低成本时,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质疑:尽管我的企业是我最为熟悉的,但是其他人是如何能够做到我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呢?实际上,用户确实是最接近问题核心的一方,但是受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资源的局限,他们往往很难独自应对问题。而此时,自动化服务的优势就得以显现,这种优势即通过服务提供商在某个特定领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的资源来体现。
举例来说,一些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内部设备的运转率密切相关。然而,作为设备制造者,虽然他们对系统集成非常了解,但是对自动化组件的维修、维护以及备品备件的规划却未必能熟练掌握。在这些方面,相应的自动化供应商无疑拥有更为直接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资源。
比如,依靠西门子公司在工业领域的客户服务部门,从中受益的用户只需支付相对低廉的服务协议费用,即可获得来自自动化供应商在备品备件方面所提供的全面支持。在这些服务中包括有:备件的随时更新、备件的优先供应、延长维修保障期限等等环节。如此处理之后,原本比较繁琐的备品备件管理流程会变得简单明了而且便于操作。
可是如果要让用户自行承担这些责任的话,要么由于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导致无法应对,从而加大损失和风险;要么由于在这些并不擅长的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解决问题,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资源变得更加吃紧,拖慢整个运营效率,那么节约成本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所以,借助专业分工,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化整合,正是通过自动化服务降低综合成本的关键所在。
此外,伴随着国家对制造业企业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开始愿意通过接受节能服务以实现成本的优化并且达成合规性的目的。这类客户主要集中在诸如冶金、水泥、钢铁等这些需要大量消耗能源的行业里,而为他们提供自动化节能服务的供应商通常都是那些拥有先进节能技术和系统的软件厂商。这类厂商除了过人的技术实力之外,通常还具备卓越的项目咨询、工程施工等综合能力,国内外的许多自动化系统厂商也都纷纷加入到了这个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