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展望 

   2024-03-14 工业品商城53
核心提示:首先是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位专家提出,机床产业在最近几年里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是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有力扶持,更重要的是,该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成为市场竞争力最为饱满且极为活跃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大量知名私营企业,例如万象、海天、三一重工以及新瑞等纷纷涉足机床领域。根据他

      首先是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位专家提出,机床产业在最近几年里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是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有力扶持,更重要的是,该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成为市场竞争力最为饱满且极为活跃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大量知名私营企业,例如万象、海天、三一重工以及新瑞等纷纷涉足机床领域。

根据他所获取的详实数据显示,我国机床工业领域的私人新增投资比例已经从2004年的40%大幅度攀升至2010年的70%以上。

     其次是根据发展阶段的特性引导。石勇先生指出,如同20世纪末期的经济周期见证了家用电器、纺纱织布和服装业不断崛起的历史进程,同时在21世纪初的十年间也见证了钢铁、水泥等行业跑马圈地般的热潮,因此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也必将需要由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来引领,而机床工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显然义不容辞。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的战略产业领先增长理论分析,当电力和钢铁工业顺利完成第一组和第二组战略产业的历史使命后,第三组徵兆着未来发展前景的战略产业便是装备制造业。

     再者,随着发展模式的转换。石勇向记者解释道,在过去我国机床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关键阶段时,主要采取整机驱动零部件共同发展的策略,它遵循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律。然而如今我国机床工业已步入了“从大到强”的新阶段,遵循的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则。

      基于上述观点,他断言,在这个全新的阶段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将走上整机与零部件双向并行发展的道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时代已然拉开序幕。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曾出台主机优先发展战略,但在60年代便迅疾对战略进行调整,决定将重点放在基础技术和基础零部件生产上。自此以后,日本机床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

      除了以上论述,石勇还表示,“贸工技”模式已从过去单纯强调贸易优先发展,成为“技工贸”模式的取代,转型为当前的必然选择。

      另外,正是创新驱动了内容管理系统的改革向前。机床产业的合并与重组的驱动力正逐步从产业链后端向产业链前段移动。石勇预测,面对科技投入日益增加以及高难度的研发风险,未来的世界机床行业的并购趋势必定将以共同的底层技术作为支持,从而在上层推动多样化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正推动新旧发展模式的更替。石勇坦言,毫无疑问,机床产业将告别过去那种“飞速膨胀”的局面,正式步入一个调整和平衡的时期。价格竞争将逐渐让位于价值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将使优良的产业资源逐步集中于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手中,而且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产业升级换代无疑将成为应对各种矛盾问题所能采用的最理想途径。他坚信,“这将是机床工业走向产业高端的唯一途径。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