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切削领域的机床产业范围内,人们通常会以数控机床的轴数为基准进行分类评估。简单来说,三轴以下的数控机床通常被归类为低档次,而从三轴到五轴的数控机床则属于中高端级别的范畴,而那些轴数超过五轴的则被公认为高端型。对于整个工业环节而言,传统机床与数控机床的区分,已经逐渐演变为衡量生产设备传统与现代分界线的重要标识,并已得到业界众所周知的普遍认同。此外,单个机床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尤其是数控机床,无疑已成为整个机床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主要体现在精度,精密性,速度,灵活性以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的逐渐提高,无一不代表着现代工业的前沿风貌。当前,现代产业装备正向着“极致制造”的方向不断进发,表现为三大特点:首先,产业设备的尺寸越来越硕大,其次,产业设备的精度越来越精细,最后,产业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化,生产工序日益集成化。
要衡量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祖国的北方——那片被誉为我国机床企业资源最为密集,实力最为强大的黄金地带。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东北区具代表性的大型机床制造商——沈阳机床集团公司,大连机床集团公司以及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机床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在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显而易见。例如,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在长达约 1500 小时的运行纪录中未出现任何故障,而国产产品在同等条件下的故障率却高达约 1000 小时,相较之下,差距接近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其次,国产机床的复合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仍然存有明显的鸿沟。目前市场上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多数都服务于如航天航空,核能发电等高端领域,每台售价均达到四五百万人民币之巨。这项技术由欧洲主导掌控,堪称核心技术中的皇冠明珠,因此,未经许可,国外芯核技术绝不允许对外泄漏。尽管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及齐重数控等国产品牌商具备生产五轴机床的能力,但相较于进口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内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等对高端制造需求强烈的单位,使用的高端机床几乎全部来自于海外进口。
第三,国产数控系统与国际顶级水平间尚待拉近距离。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组件,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利勃海尔以及日本的马扎克,法拉克等国际知名制造商代表了世界数控系统的最高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利勃海尔数控系统六个软件包的价格几乎可与母机相媲美,软件与母机捆绑销售,绝不单独售卖,可见其附加价值之丰厚。然而遗憾的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机床制造商所采用的中高端数控系统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
最后,除了上述几项关键零部件的差距以外,针对其他一些关键配套零件的差距问题,大连机床副总裁姜怀胜告诉我们,虽然大连机床拥有超强的追赶实力,有望与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缩小至95%,但是剩余的5%的差距并非靠一家企业或是某个行业就能顺利填补,它涉及的面较广,包括钢材原材料,标准化配件,紧固件等方面,所有这些都需要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共同提升。除此之外,国内在工艺流程、测试检验等关键环节目前仍然无法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综上所述,对我们行业现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以及近期国内市场发生的显著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机床工具行业正处在实现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转折时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在对当前行业现状进行了自我评判后,用这样一句话总结道。
对于我国高端机床工具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他持有深入透彻的见解与分析。他洞察到这一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与经济双层的安全稳定。此外,他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战略的革新已是行业存续以及持续繁荣的必要抉择。近年来,该行业内各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并夯实了整个产业全面实行由大到强战略转型的行业基础。他深信,走向强大已经逐渐成为了这个行业内部所有从业者的期盼与必需的选择。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于2011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审慎通过了名为《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试行)》的文件。这份文件明确将“全力提升中高档数控系统以及功能零部件的综合配套能力”列为行业“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事项之一,并清晰指出至 “十二五”期末,该行业实现由大向强转变的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目标:一是必须在为国民经济重点核心制造领域提供先进装备与优质服务的进程中实现突破;二是要大幅提高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同时也需大幅度提高中高档数控系统以及功能零部件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三是努力塑造并打造几个享誉全球的著名品牌和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多家机床领域的企业家和专家共同呼吁:应致力于硬件基础建设,重点研究并解决机床所需的各类关键机、电、液、气、光元部件及功能零部件、数控系统、刀具、测量设备、配件及其性能的配套问题;需要全力提升和改进加工技术、提升机床的精准度、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可靠性能、稳定性、耐用性等品质指标;必须高度重视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大力增加在数控系统原创性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据相关人士透露,日本法拉克公司每年都投入数十亿人民币进行研发,并且此项投入已经坚持了整整20多年。
数控机床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两弹一星',如同攻克'两弹一星'和高铁那样,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攻克数控系统的难题。为此,我们应当组织来自电气、机械、材料、电机、计算机、生产工艺等诸多专业学科的一流专家,汇聚力量进行攻坚克难的研发工作。与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一样,我国机床行业的众多企业家们也本着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经过多年的摔打磨砺和实践历练,他们彻底掌握了行业的方方面面,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仍然对未来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