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展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徐性初先生强调,展品水平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全面生动地展示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过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 百余项自主创新成果尽显行业升级换代之貌。此次展会,共有超过七十家机床制造商参展,分别呈现出一百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业装备的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这些前沿成果成功打破了诸多长久以来困扰我国机床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取得了数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全行业多个核心主机构造、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配件以及其它周边辅助设备等领域都有所涉及。
2. 大量展示的顶级商品恰好昭示了全球领先制造技术在国产机床领域的实践应用。接近三百台(套)高级精品共同展出,这些精品汇聚了当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演进的技术要点,如实反映了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机床制造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彰显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正在紧随时代潮流,积极采纳和应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致力于向全球最先进的制造技术靠拢,逐渐融入到这个进程中来。
3. 一批专为重点用户群体服务的展品,彰显出行业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众多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国家重要战略发展领域关键零部件加工的机器设备出席展会,生动展示了机床及其基础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充分体现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对推动经济和国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
4. 丰富多样的基础配套产品,揭示出我国机床行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与整机产品相互映衬的是,数以百计的公司带来了数万件来自不同品牌的数控系统、功能部件、量刃具以及附件产品,产品技术水平较以往大幅提升。这些基础配套类产品,呈现出一个协同发展的机床工具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的良好迹象。
根据相关数据,2011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惊人的6606.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2.1%,完成的产品销售产值也达到了同样不俗的6424.9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31.1%。值得关注的是,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机床产值稳坐世界第一位,发展势头远超如日本、德国这样的机床生产大国。
然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先生指出,机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益于行业长期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但是,目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基本特点仍然是规模庞大但实力相对薄弱,核心问题在于行业的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快速升级。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升温,对高档产品和专用设备的需求逐步增加,国际知名企业在加快争夺中高端市场份额的步伐,这给国内机床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