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的迅速崛起,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根据中国2010年的数据显示,能源消耗总量增长了5.9%,高达32.5亿吨标准煤。而全球能源消耗总量预估在160亿吨左右,2010年的增长率为5.7%。然而,由于能源供应的生产瓶颈和原始能源结构的制约,实现资源质的飞跃实属不易。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全球气候变化议题,还是新能源产业革命,或者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这些都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重大的挑战:如何在能源消耗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能源成本涵盖了其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资源成本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方面。因而,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寻求一种最优的节能途径,以便将节能当做最有效的能源供应手段。
因此,通过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无疑是国家政策的明智之选,它使节能服务公司能够在这个领域发挥其三大优势:首先,通过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实现社会分工,从而使节能工作更加专业,提高节能效率;其次,通过建立节能效益分享机制,可以绑定节能专业化的力量,最大化地挖掘节能潜力;最后,由节能服务公司来开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承担大部分投资,可以避免企业直接投资可能带来的负债,对于减轻用能单位的生产经营压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有2344家节能服务公司,其中大多数是近年来新成立的。这些新的参与者与老牌竞争对手相比,尚无法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全部优势。因此,新入者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大型用能单位为了实现内部的专业分工,紧随国家政策导向的趋势而设立的“资源型节能服务公司”;第二种是原来的节能技术提供商,他们基于对自身技术的深入理解和信息优势,希望能够借助节能收益分享的模式增加企业收入,这种类型的公司可称之为"技术型节能服务公司",主要涉及实用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第三种则是拥有强大融资能力的企业,扮演节能服务公司的角色,积极参与节能项目投资,以此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类公司可称之为"资金型节能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