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我国消费水平迅速提升,外出务工人员感到生活压力增大,物价持续攀升,而薪资却未有相应增长,导致收益减少,诸多员工纷纷诉求加薪。然而这种局面让企业在付薪方面的开销大幅增加,使得部分企业在薪资调整上都困难重重,于是,机器人便成为了制造业企业的最后决策。在机器人行业中,德国机器人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量持续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北京时间4月13日夜间传出消息,由于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我国对自动化工业设备的需求激增。欧洲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库卡(Kuka)正计划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以拓展市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公司首席执行官路透(Till Reuter)宣称,以德国为总部的库卡计划在今年将中国工厂的装配能力提升至5000台,相比两年前的产能,当时还不到1000台。他表示,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采购、部件生产以及装配中心,而研发与大部分生产仍将留在德国。
路透称:“仅去年中国就订购了1.5万台机器人,我们预期今年这个数字将会攀升至大约2000台。”他表示,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9%营业毛利后,公司在机器人业务方面设定的10%增长目标“即将实现”。
工资上涨、寻求更高质量产品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因素正驱动着中国制造业购买更多的机器人。这推动了如库卡和阿西布朗勃法瑞(ABB)等公司的落后业务逐渐转变为利润中心。库卡机器人部门的利润已达到其他大型部门利润的两倍;阿西布朗勃法瑞机器人部门在2010年恢复了盈利。
在库卡公司,机器人技术所带来的盈利在2009至2011年间猛增了84%,大众汽车和戴姆勒等客户为新工厂购置设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动车辆市场功不可没。库卡去年的订单数量、销售额以及运营利润均刷新纪录。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企业从依靠人力生产转向机器生产,甚至可能出现“无人化工厂”的现象。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实现年度稳步且高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