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仪器仪表在第一季度的出口额达到了94.41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40.2%。同时,第一季度的进口额为179.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迅猛而稳健的发展态势。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和尖端科技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作为人类探索世界、改变世界的关键工具,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现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研究成果以及众多的高端科技如微弱信号提取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都成为了推动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仪器仪表不仅本身已经成为高技术的新颖产品,而且涌现出大量采用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整合的装置和系统。
在提升测量控制的技术水平和功能方面,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技术指标始终是我们持续追求的目标。这些技术指标代表了一个国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整体水平。例如,对于扩大检测范围的指标,其涉及的电压范围从纳伏到100万伏,电阻则涵盖了超导至1014Ω的范围。而对于提高测量精度的指标,工业参数测量的精确度已提高到0.02%以上,航空航天参数测量则达到了0.05%以上的水平。精确的计量精度和科学仪器的精度已与时俱进。
测量单元微型化、智能化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大量采用新型传感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及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产品,依照微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今,出现了诸如“芯片式仪器仪表”、“芯片实验室”、“芯片系统”等,这预示着测量单元的微小型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关于应用技术,我们更加关注微小型化和智能化测量单元的嵌入式连接和联网应用技术。随着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关注日益增强,检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商品、食品质量的仪器仪表,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医疗仪器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仪器的现场化、实时在线化,尤其是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警示仪器仪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我国在仪器仪表技术应用的现状和最新发展方面相对稍显滞后,但总的看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具备一定的行业基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受到体制、机制、经济及科技综合实力、管理水平、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国内企业呈现“多、散、弱”的特点,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尚有提升空间,市场高低档产品仍以三资企业和进口为主,中低档产品则以中资企业为主导。基于市场规模、人力成本、行业基础等优越条件,部分产量大、应用广泛的产品将可能成为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