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普遍被誉为“城市世纪”,依据专家的预测,至205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70%将居住于城市地区。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一体化、以及日益突出的气候变化问题互为交织,对城市环境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据科学研究计算,依照当前的情况,城市的面积仅占据地球表面积的1%,然而在每年所消耗的能源总量中却占据了全球的75%。欧盟区域政策专员哈恩女士曾对此发表过意见,她指出,在此类挑战面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尤为严峻,因此,城市必须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加以应对。
去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呈现了名为“大都市解决方案展”的展览,其受到了来自各行业专家的热烈反响和好评。在本次工业博览会的第26号展馆中,集中展示了工业企业在城市交通、建筑、能源、水务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想法和代表性产品。
西门子公司基础设施和城市部门的威尔姆斯先生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城市的规划与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去甚远,为此,西门子在去年设立了基础设施和城市部门,并研发出了名为绿色城市指数的工具,该指数囊括了对城市水、能源、政府管理、空气质量、交通设施等诸多领域的综合评估标准。威尔姆斯强调,绿色城市指数并不出于单纯的优劣评判,而是旨在帮助城市的决策者制定出更为持久可行的解决方案。
威尔姆斯还详细介绍了北京的绿色指数得分情况:北京的水质量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空气质量略低于平均水平,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他认为,尽管北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倍努力地保护环境,承担了巨大的财政投入,但依然面临环境挑战。他强调,城市必须在环境质量、市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三者缺一不可。
西门子正积极为众多城市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它们确定最佳平衡点,或着力发展城市的优先战略。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便采纳了西门子的建议,引进了混合动力公交汽车。
为何企业家需肩负市长的职责?施耐德电气公司的拉吉乐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大都市解决方案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持续协作,这一过程中孕育着无尽的商业机遇。城市本身由五个系统组成(包括交通、能源、水、公共服务和建筑),城市的智能化实质上就是实现这五个系统的智能化,并建立起快速有效的沟通机制。他同时表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应对城市挑战的关键,其中应特别关注的领域包括能源、水和垃圾处理、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