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业面临“弃风”问题,企业被迫向海外市场发展

   2024-03-22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弃风”现象的诱因颇多,然而却有着两个关键性的要素不容忽视。首先,行业发展过于迅猛。自过去的五年间,风电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众多企业以及大量资本蜂拥而至。据大唐华创风能高层透露,截至去年前夕,全国范围内有八十多家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然而仅有十余家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许多开发者未能充分理解

     “弃风”现象的诱因颇多,然而却有着两个关键性的要素不容忽视。首先,行业发展过于迅猛。自过去的五年间,风电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众多企业以及大量资本蜂拥而至。据大唐华创风能高层透露,截至去年前夕,全国范围内有八十多家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然而仅有十余家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许多开发者未能充分理解风电技术,便贸然展开大规模的生产与建设活动,极尽“跑马圈地”之能事,尤其在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虽西部地区风资源极其丰富,土地价格相对低廉,但人口稀少,导致本地无法全部消化和使用得到的风能电力。同时,“西电东输”的代价高昂,且电网传输能力有限,诸多风电站因而不得不面临“弃风”的困境。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领导也坦然指出,风机质量问题亦是导致“弃风”的重大因素之一。自2010年前后,国内大型风机价格持续下滑,直至去年底已经跌至每千瓦3200元,几乎触及成本底线。为了保障利润空间,部分企业开始降低产品的品质。因某些厂商生产的风力发电机质量不合规,导致实际获取的电能无法满足上网需求,甚至酿成事故,比如去年在甘肃和宁夏地区接连发生的多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事件。这些电网故障无疑加剧了“弃风”现象。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电力电网限额的情况,例如当某个区域的水电站运作效能从50%提升至80%时,电网可能会相应限制风电接入。另外,北方地区由于火力发电与供热联合运行的需要,冬季必须保证供暖,因此风电在此季节只得暂时放弃。

     面对愈发严重的国内“弃风”现状,许多企业不得不寻求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如今,明阳风电已成功在东欧、南非、南美、印度、中亚等多个地区开展业务,金风科技则在外设立了十几家分支机构,覆盖了北美、南美、澳洲、欧洲以及非洲等市场。尽管全球范围内同样存在“弃风”的问题,但在我国表现尤甚。专家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增强企业自行研发的能力,淘汰技术相对陈旧的风电机组,进而提升风电的利用率;其次,得加强对风电接入电网的科学规划,妥善处理能源消纳和分配问题;最后,逐步构建健全的风电投保体系方为正道。

     在此次研讨会议上,各位专家均在场强调,虽然“弃风”问题令国内风电事业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但我们对于未来还是满怀信心。施鹏飞预估,鉴于2010年全国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双双位居世界首位的辉煌成就,中国应能够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成功跻身于风电强国行列,期待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据整个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15%。要达成这一宏伟目标,须首先着手攻克“弃风”这个难题。他补充说道,与欧美诸国相比,我国风电站从安装到投入运营所需时间较短,这意味着“弃风”带来的电力损失相对较小。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简称小型风机,通常功率低于1000千瓦,适合用于诸如海岛、山区、草原等中小规模场所。在大型风机市场大幅扩张之前,小型风机始终担任着我国风电行业的主力军。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小型风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近期CWEE展会的现场报道,这个细分风电领域的不良倾向日益彰显,许多企业为了争夺订单不惜以次充好,制造虚假信息。

     国内举足轻重的小型风机制造商—上海致远公司的资深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本公司仍然保持着国内同业翘楚的地位。尽管整体市场表现呈下滑趋势,这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却能够逆势而上,前几年的营业额度保持在1亿元左右,而去年更是突破至1.5亿元。这位负责人坦诚地承认,公司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订单供应,关键在于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尽管致远1款产品的售价要高于其它同类品牌的两到三倍,然而依然拥有众多的忠实拥趸,并且收到来自政府机构及诸如国家电网、中国海洋局、中国联通、电信以及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大量订单。与此相反,部分中小企业为吸引客户、恶意压价,不顾产品质量,结果造成终端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大部分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无法产生电力输出。

       在分析行业现状之时,广州红鹰公司的运营总监王伟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全国众多小型风机企业之中,绝大多数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根源在于他们过分追求短期项目效果,忽视了对质量的坚守。然而,尽管自去年以来红鹰产品的价格有所降低,公司年营业额依然接近7000万元,并且在欧洲、法国、比利时等地实现了出口创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去年出口销售额占据总销售业绩的10%,而今年则上升至了一半比重。究其根本,乃源于公司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王伟进一步阐释道,当前市场上的许多小型风机未能达到应有的质量水平,使得在低风速状态下无法充分发电,而当风速增大时,安全性能又难以保障。至于为何如此众多的厂商胆敢制作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风机呢?答案在于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行业准入门槛及标准体系。因此,王伟呼吁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适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准则,进一步提升行业准入要求,从而引导企业研发和生产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且高品质的小型风机产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