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梧州市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人工宝石行业在2008年前仍处于以传统手工方式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使得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这无疑成为横亘在整个行业面前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08年伊始,梧州学院为了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积极依托自身拥有的完善的人工宝石设计与加工实验室以及信号处理实验室等学术研究平台,组建了一支以资深高级工程师陈炳忠先生领衔,共计18名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科研人员和教师在内的科研攻坚队伍。他们紧密协作,共同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提交申请,并顺利承接了“人工宝石粘石、反石、自动刻磨技术及设备研发”重大课题项目,正式踏上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探索征程。
在梧州学院的人工宝石设计与加工实验室里,笔者有幸目睹了两款刚刚投入使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宝石加工设备:领先于世界同行水平的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以及高精准度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据陈炳忠先生详细介绍,新款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每小时可以高效完成8000粒石坯粘合以及4800粒反石坯逆向加工,相比传统手工工艺,整体效率提升了逾20倍和10倍之多;而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则更是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其工作效率相较传统手动操作速度提升幅度达到了惊人的五倍之上,同时还严格把控精度,确保产品品质达到AAA级别及以上,从而使得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陈炳忠先生亲身示范并细致讲解道,自动粘反石机主要由铁棒自动输送装置、胶水定量释放装置、石坯自动输送装置、胶水自动烘干装置以及半成品反转装置等多个关键模块构成,整套系统在粘石运转流程中能够一次性将数百根铁棒与相应的数百粒石坯精准定位,实现自动粘合、烘干成型,有效规避了手工粘反石操作繁琐、耗时长、效率低下、难以精确控制胶水量、容易导致石材脱落等诸多弊端。自动刻磨抛光机则巧妙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对设备的转速、转角、倾角、压力、位移等关键参数实施精准调控,进而实现仿生学意义上机械手模拟八角手宝石机手工操作全过程的技术突破,切实推动了产品精度的大幅提升、质量的大幅度改进。
截至目前,经过全体科研人员奋勇拼搏,“人工宝石粘石、反石、自动刻磨技术及设备研发”科研团队已经成功研发了两款高性能“刻面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 、三种高精尖“高精度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及其配套设备。其中,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系列设备已经历两代更新换代。自动刻磨抛光机同样已在市场上投放至第三代机型,其中一、二代已累计斩获销量超过350台;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机型DPGM-2双工位刻面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也已经顺利研制成功。在此期间,该科研团队共申请获得四项专利,其中“宝石石坯研磨床”和“圆型宝石冠角亭角自动研磨床”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充分彰显了我校科研工作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科研成果斐然的扎实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