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正面临这样的情境,两部冷水机组正在这块领域中运转不息。然而,当系统负荷降低的时候,供回水两端的压力差便会逐渐加大,随之引起机组负荷的相应减弱。更为关键的是,倘若两台冷水机组所承受的负荷总量略高于甚至等于一台冷水机组的负荷总量(在此设定基础上,FLA的限制条件较宽松,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那么冷水机组的群控系统便会经过适当的延迟后关闭其中一部冷水机组,使剩下的那部机组得以在较高负荷效率状态下运作并以此来满足负荷需求。严格遵守冷水机组的整体效益曲线,旨在将其控制在最优能效领域内稳定运行这个便是冷水机组群控的核心职责所在。
最初的设想,对于人们在大中型建筑中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初衷,正是为了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比如针对室内环境气温的精准调控以及各种设备的开启运行等复杂需求。随着智能建筑设备种类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楼宇自控模式的缺陷与局限也日益凸显出来:首先,当前实行的楼宇自控流程仍属于较为封闭的体系范畴,这就体现在通信协议方面,各家厂商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各异,无法实现有效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使得系统设备间的连通性存在严重漏洞;其次,由于闭环系统的特性,从设计、采购、安装、调试乃至升级等环节全都由单一厂家操控,业主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单向局面,这无疑使得他们在初期投资中无法获得充分保障;再次,现如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时代背景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楼宇自控行业的新品也必将层出不穷。然而,对于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而言,任何产品的升级都将遭遇到生产厂家的阻力与垄断,阻碍着技术进步,使得以最低的成本追踪全球领先科技成为理论上难以实现的举措。
因此,选择开放的、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作为楼宇自控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已经成为必然,对于所有的厂商来讲,唯有形成共识,携手推行该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当前的困境。而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式系统,必须全面贯彻运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并且该协议必须具备雄厚的群众基础,得到并被各大厂商普遍认可。目前在楼宇自控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由美国Echelon公司所研发的LonWorks技术协议,该项协议通常采用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数据交换速率达到76.8K,采用手牵手的总线模式便可达到最大2500米的通信距离,如果辅以自由拓扑结构则可轻松达到500米以上的距离。此外,LonTalk作为唯一的单点到多点通信方式,其特性为实现开放在性与交互性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使得整座建筑物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具现代感,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至于现场设备如阀门和感应器等也可通过网络化传输方式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实地管道铺设和施工工程的工作量。对于现有的非标设备,可以设定一定的过渡期,只要对方能提供相配套的设备协议,楼宇控制中心站本身装配有Modbus、BACnet、DDE、OPC等多样化接口插件功能,通过编制接口程序,指派相关的设备如锅炉及冷冻机等接入楼宇自控系统中。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密码管理措施,让办公室或家中或是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访问查看整栋楼宇设备的实时运营状况,这样不但管理过程变得简洁明了,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能耗资源。
凭借着采纳尖端且开放式的建筑自动化系统这一创新举措,该项目与当今全球最前沿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而使得我们在产品选择上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包括各类制造商所生产的DDC控制器和路由器等高品质设备。这样便能精准把握运营成本,保护现有的投资,并最大化发挥其潜在价值。此外,通过深化对认知、设计以及工程施工等细微环节的理解,运用全面的综合管理策略,我们将确保建筑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对于整体建筑物的高效管理和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真正为全人类创造福祉。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增加,这种智能建筑物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