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末,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确立了未来三年内将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致力于增强其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实力并与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中国企业共同组建新的合资公司的承诺。这其中,GE中国创新中心(成都)作为GE这一庞大投资计划的重要环节,已经启动,预计投资额高达8千多万美元,用以支撑创新中心的建设、人员招募及运营等多项活动。除此之外,专注于照明及煤气发电领域的西安创新中心亦有望在今年夏末投入使用。
在过去几年间,GE通过与其旗下众多国有企业诸如西电集团、中航工业及华电集团等联手构建合资企业的方式,已经成功抢滩医疗、能源和电力等多个关键领域,伊梅尔特强调公司将会继续深化与更多中国国有企业在这些领域内的紧密合作关系。
考虑到西部大开发策略以及制造业正逐渐向西转移的宏观经济环境,GE与其他跨国企业在决策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尽管GE的西进计划首站并非制造基地,但正是创新中心的定位正好契合了中国“十二五”规划所倡导的本土化创新趋势。执掌GE的伊梅尔特先生就此表示,“推动公司持续成长的动力源泉在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创新的力量,而非仅仅依赖廉价而丰富的劳动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GE的研发基地较以往更为广泛地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型城市。比如GE创建于2000年的中国研发中心,其业务团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无锡等地进行科研开发。但随着GE创新中心项目在成都的顺利落地,这不仅反映出对成都当地独特资源优势和巨大市场前景的深入思考,而且也预示着GE充分认识到了成都作为国际城市之一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就在过去的数年内,伴随着成都在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成都已经迅速崛起为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成都现任市长葛红林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的500强企业中有近半已经选择将总部迁入成都,并且在全球投资领域拥有鲜明代表性的《财富》论坛将会在2013年6月盛大召开。
2011年,GE在中国市场的总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57亿美元,对此,伊梅尔特先生颇感满意。他表示,自己担任首席执行官时,GE的年度销售额仅为10亿美元,如今已经实现了数倍以上的增长。
展望未来,GE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页岩气”一词,今天频频被伊梅尔特点出,他坚信,GE创新中心选址在成都,部分原因便是根据现有基础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绝大多数的页岩气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地区。据估计,我国的页岩气储量初步可确定为21.5万亿至45万亿立方米之间,平均值或为30万亿立方米。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当前阶段我国页岩气的勘察工作主要集聚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一些如壳牌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也对这个商业机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期望。
伊梅尔特透露,虽然在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据测算,GE对美国页岩气行业发展的技术贡献度高达20%至25%。他坚信,页岩气产业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必将逐步颠覆现有的能源结构格局。此外,GE于成都新设立的创新中心也将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医疗、电子设备、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据悉,尽管目前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基层医疗业务占比尚未超过20%,但是GE医疗对于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抱持积极态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层医疗业务的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预计将达到整体销售额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