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及稳步推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得到国家政策如慈母般的大力支持,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毫无疑问地位列其中。无可非议,以此物联网(IoT)和云计算为核心的新型信息产业,必将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往更高层次前进,而传感器作为IoT的基石之一,其未来的光辉前景必定会深受各界瞩目,特别是在诸如传感器智能化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微型化和低能耗技术、传感器阵列以及多功能、多传感参数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与封装技术等高端科技领域,势必引领整个仪器仪表行业掀起一场变革风暴,从而培育出"数字化工厂"的无限可能。
事实上,这场从物联网技术入手的革新并不仅此而已,在与缪学勤先生的深入交流过程中,他向记者表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和工业软件技术都会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的投资焦点。他指出,当前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接近并超越了有线技术的现有水准,由于有线现场总线固有的技术缺陷难以被回避,这些难题借助于无线通信技术便可以迎刃而解,利用无线技术搭建现场网络。据缪学勤先生预测,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率将会保持每年不低于40%的高速增长。显而易见,制定工业无线通信网络标准,以及开展工业无线通信网络的研发与认证技术,在未来势必将成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
再者, Miliao H. Luo Inner Mongolia Energy and Power Group)顾问在谈论到工业软件平台技术时,他明确指出,过去工业软件曾按工业自动化软件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两大类划分,然而,未来这两部分软件将有望在同一个整体工程技术平台上进行编程与运行,从而实现融合,提高编程效率,拉短总体工程周期,西门子TIA博途的诞生便是顺应了这个技术潮流。
不仅如此,Dong Jinchen Consultant还特别看好运动控制、视觉识别技术以及伺服驱动、伺服马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有鉴于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十二五"阶段,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发展将呈现"百家争鸣"的壮丽景象,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铸造出"崭新的行业篇章"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最近几年内,"安全"这个热点话题始终活跃于新闻媒体之上,无论是源自奶制品行业的"食品安全危机",抑或是在轨道交通、石油石化以及风电等行业接连爆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都使得"安全"问题犹如风口浪尖上的一只飞鸟,暴露无遗。
或许正因为媒介和公众对于"安全"议题的长期密集关注,使连续不断的"安全问题"不断升温,从而进一步突显出"安全生产"在这个特定阶段的至关紧要性。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名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官方文件。其中,主要任务一览表中的第三条明文强调需要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科研院所及实际应用紧密融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针对仪器仪表行业而言,功能安全技术与安全仪表——这两项当前全球瞩目的技术研究热点——被广泛纳入到了"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规划"之中。
调查得知,我国境内类似大型石化工程建设这样的重大项目,如今已有明确规定,必须提前进行功能安全方面的评估。在此次与涂胜华先生的深入交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于仪器仪表安全可靠性的殷切期望,这无疑进一步验证了此观点。他如是说:"石油行业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产业,发展以安全和可靠为主题,包括多种冗余控制技术、冗余测量技术及其执行机构等在内的诸多技术,都将成为'安全仪表'在石油石化行业的核心研发方向。"
不仅如此,业界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安全仪表在未来势必会渗透至各行各业。对此,缪学勤指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必将引起各界极大的关注。"
时至今日,功能安全和安全仪表技术在西方国家早已广为人知,然而在中国市场,这依然是一个崭新且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如何推动"安全仪表"的发展,令众多中国企业感到困扰。对于这一挑战,董景辰表示:"功能安全认证并非仅仅是一个数据化的衡量标准,它更应该贯穿于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流程。独特之处在于,从产品研发初期开始,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符合功能安全的要求。在安全认证过程中,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必须全面向认证机构公开。因此,对认证机构而言,任何关于产品的秘密都是无法隐藏的。然而,目前我国的产品功能安全认证完全依赖于国外机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属于本国的安全认证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