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电机补贴实施面临诸多挑战

   2024-03-28 工业品商城71
核心提示:为推动高效节能电机广泛应用,2009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213号),并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同年,根据中小型电机行业协会的建议,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又制定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建[2010]232号,以下称为《实施细则》),梳理

      为推动高效节能电机广泛应用,2009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213号),并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同年,根据中小型电机行业协会的建议,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又制定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建[2010]232号,以下称为《实施细则》),梳理了参与推广商的名单。

      自2010年8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展开首批高效电机推广,至2012年3月21日,已推出第四批推广目录。随着节能减排趋势日益明显,强制标准和优惠政策使得高效节能电机逐步取代低效传统电机。

     在此过程中,补贴问题引发了众多电机企业的困扰。一家成功进入第四批高效电机推广名单的公司负责人坦言:“申请高效补贴程序繁琐,补贴款能否到位尚不明朗。即便如此,我们仍在积极配合相关政策,等待最终结果。”

     2011年初,在湘潭举办的全国高效电机推广工作会议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高效电机推广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62号),对此项补贴实施方案做了详细规定。然而,补贴政策明确的受益方应为产品的最终用户,电机企业需要通过配套主机企业及其销售网络得到最终用户的承认方可得到补贴款。对于广大中小电机生产企业而言,这无疑增加了跨不过的门槛。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秘书长陈伟华透露,我国每年生产交流电机约2亿千瓦,扣除出口部分和不在补贴范围内的特种专用电机,位于补贴范围内的大约有1.2亿千瓦,按每千瓦补贴40元计算,合计约需补贴32亿元人民币。如果能够把运行时间不满2000小时的电动机批量剔除(预计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实际只需要资助5000万千瓦,补贴金额可降至20亿元人民币,但执行操作难度较大。

      关于补贴的有效性,某匿名的行业领袖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上级并未认真对待下级制造业企业,补贴并未能按照最初商务部的撤销税务规则执行,地方部门对补贴的发放也存在拖延现象,导致有些高效电机厂家难以获得补贴。他进一步提到:从出厂到经销商再到终端消费者,产品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才能实现销售,如果某一环节遇到波折,例如终端消费者倒闭或产品转让,则整个过程可能会变得不可预测。 

      记者经过调研了解到,企业在获得惠民补贴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扰包括:资金流转周期过长、申请困难以及补贴实施节点难以履行等。有企业家以“可视化却又触摸不到的pizza”为例,诠释惠民政策的复杂性和难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则向记者抱怨:有些企业已经得到了惠民补贴的批准,但是省级政府却拒绝给予发放,声称资金不足。

      由于补贴流程的不确定性,诸多电机制造商选择等待政策的改变,从而减少高效电机的生产活动。然而,中央财政局副局长张少春在全国高效电机推广工作会议上指出:尽管目前高效电机的需求相对有限,但我国具备大规模推行该项目所需的基础和条件。具体而言,我国高效电机产业发展已具备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年生产能力达3000余万千瓦;并且,大量原有普通电机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改进,均可转型生产高效电机。

     此外,东元总合科技(杭州)有限公司FA研发中心的张映明处长解释道,虽然尚未正式大量投产高效电机,但该公司已经掌握量产该类产品所需的技术,且在技术储备上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需等待国家政策的推动,即可顺利推进高效电机的批量生产。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