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各类应用领域对于产品加工精细度要求的日益提高,许多传统的手工操作岗位——例如焊接、切割等被机器人逐步取代,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工作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高风险、有害、艰苦的工种亦有望逐渐采用机器人完成,这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产品的市场需求。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度全球共供应了115000台工业机器人,相较于相对冷淡的2009年,工业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几乎实现了翻番。而从销售额层面看,2010年机器人制造商创下的销售额总额多达20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4%。
早在2012-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Futur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已经明确揭示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扩展。以德国市场为例,2010年食品产业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机器人的运用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由此可见,无论是药品、化妆品还是塑料制品行业,机器人的投资应用前景都相当广阔。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亚洲将会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增长最为迅速的区域。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0年底,我国实际投入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越了5万台,然而受限于应用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如日本(数量约为十分之一)、德国(四分之一)等的对比仍存在显著差距,也就是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而根据2011年3月份发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十二五”计划期内国家将着重致力于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国务院亦在决策文件中强调:“战略性新型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争取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并涵盖了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众多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所带领的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团队经过缜密分析和科学预估后认为,未来十年内,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占比将有望攀升至整个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鉴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在此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更为丰富多样的政策支持,使得其能够实现更为持续性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