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电机节能方案,依据专家们的细致研究和深入解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七类。第一,采用具备良好节能特性的电动机,该类型电动机不仅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处理,且选用了品质优良的铜绕组以及硅钢片,从而大大降低了各类能量的消耗,其损耗部分大约减少了20%至30%,综合性能也提升了2%至7%。一般的投资回收周期短则为一到两年,甚至有的企业仅需几个月便能收回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此类高效电动机相较于J02系列电动机而言,其效能提高幅度高达0.413%。因此,将这类高效电动机替代传统的电动机已经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
二,科学选择电动机的实际容量以实现节能功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运行情况作出了明确规定,即负载率位于70%至100%范围区间内的属经济运行区段;负载率在40%至70%之间则属于正常运行区段;而在40%以下的则被认定为非经济运行区段。如果在电机容量的选择过程中出现失误,必然会导致大量电能的浪费。因此,合理地选择相应的电动机,并提高功率因数及负载率,是减少能耗,节约电能的有效途径。
三,采用具有磁性的槽楔来替换原始槽楔。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中的空载铁损,具体表现就是空载时由齿槽效应在电机内部引起的谐波磁通会在定子、转子铁芯中产生额外的体内损耗。特别是由于定子、转子齿部在铁芯内时而对齐、时而错位,使得齿面齿簇磁通产生变动,这可能在齿面线层引发涡流,形成表面积累损耗。同时,脉动损耗和表面损耗结合构成了高频附加损耗,这些均占据了电动机杂散损耗的70%~90%,余下的10%~30%为负载附加损耗,这部分是由漏磁通所产生的。尽管使用磁性槽楔可能会导致启动扭矩降低10%~20%,然而换取的却是电动机铁损的显著降低,约达60千,同时这种方式非常适合空载或者轻载启动的电动机进行升级改造。
四,采用Y/△自动转换装置。在不需要更换电动机主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安装Y/△自动转换装置,这样既能保证设备轻载状态下的平稳运行,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在三相交流电网中,电压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负载的接法。不同的接法会导致从电网中吸收的能量有所差异。
五,实施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功率损耗正是无功补偿的初衷。其实,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功率因数低下往往会导致电流过载。对于同一负荷,只要供电电压没有变化,那么功率因数越低,电流便会越高。因此,我们应当尽最大努力让功率因数尽可能升高,才能真正做到节约用电,节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