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2024-04-10 工业品商城22
核心提示: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在2015年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市场规模已然突破80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高达30%之多。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市场以极大的潜力吸引着全球瞩目,却依然为诸多国外知名品牌所垄断,本土制造商仅能勉强位列该领域的“第三梯队”。来自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在2015年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市场规模已然突破80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高达30%之多。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市场以极大的潜力吸引着全球瞩目,却依然为诸多国外知名品牌所垄断,本土制造商仅能勉强位列该领域的“第三梯队”。来自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李鹏博士明确指出了这一现状。

    正如许多新兴产业所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主要核心零部件亦被国外顶尖企业所牢牢掌控。然而,在李鹏博士眼中,短时间内无法在产业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不会阻碍国内企业家们在其他方面塑造各自的竞争优势。他主张,与国际同行相比,国内制造商具备更加灵活的产品定制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独特需求尽快对产品做出相应调整。

    坐落于天津市的普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机器视觉检测产品领域的主要制造商之一,总经理南兆龙先生亲自介绍道:“我们所研发的产品类似于机器人的‘眼睛’,主要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生产线,可实现对产品包装、外形等各项指标的自动检测,确保所有出厂产品都符合既定标准。”

    南兆龙深信,只要紧贴市场脉搏,把注意力集中到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上来,生产出稳定可靠并且实用价值高的产品,就会打开无尽的市场空间,而非过分追求产品技术含量的高水平。“许多我们的产品都是依据企业特殊需求量身订制而来,这使得我们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他补充说道。

    同样,天津筑高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冬先生曾因为未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吃过苦头。“我们曾设计过一种包含各种尖端科技的建筑机器人,可是到了实地施工现场却发现在没有人工辅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正常运作。”他坦诚地分享了这次教训。

    南兆龙认为,在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那些操作简便且维修便捷的工业机器人将会减轻他们不少负担。“我们的部分产品甚至只需要数万元人民币即可购入,绝对不属于华丽奢侈的那类。”他向我们保证。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产业是一项融合了多个学科及丰富人才的综合性跨界项目。诚如天津市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副所长王显明所言,只有将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才能促进本行业的良性发展,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共同组成产业联盟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

    业界人士普遍认同,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初级阶段,理当积极发挥其引导扶持的主导作用。李鹏博士建议,像拥有雄厚装备制造业基础且市场需求旺盛的滨海新区这样的地区,完全可以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

    “在新区,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结合来培育自有品牌和技术力量;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企业,从而迅速壮大整个产业的规模。”李鹏博士斗志昂扬地表态。

    其令人振奋的是,工信部于近期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业机器人所属的智能制造装备赫然列入其中,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之一。从国家层面上,更是明确提出了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一整套的有力支持举措,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