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深度融合的评估与推进:行业与区域的实践

   2024-04-10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实施评估乃推动“二元化”深入整合的重要依据。2012年度中段,我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同步启动了行业及地域“二元化”整合的评估工作。行业“二元化”整合评估以18类行业为对象,地区“二元化”整合评估则以上海市以及江苏省等6个省份为试点单位。此项针对行业及地域的“二元化”整合评估工作旨在为行业间、地域间的“二元化”

    实施评估乃推动“二元化”深入整合的重要依据。2012年度中段,我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同步启动了行业及地域“二元化”整合的评估工作。行业“二元化”整合评估以18类行业为对象,地区“二元化”整合评估则以上海市以及江苏省等6个省份为试点单位。此项针对行业及地域的“二元化”整合评估工作旨在为行业间、地域间的“二元化”整合水平与效益的对比剖析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二元化”整合推进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协助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准确把握“二元化”整合发展的整体现状、走势以及规律性特征,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合理规划任务、严格考核绩效以及指导企业科学推进“二元化”的深度整合。

    刻意谋求典型引领、试点示范,则成为加速推动“二元化”深化整合的有效手段。2012年度前半年,我国工业及信息化部致力于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产品信息化以及服务型制造、面向产业服务与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继续支持“二元化”深度整合试点示范的重点项目,以此引领企业“二元化”深度整合,发挥出显著的示范效应。期间,工业及信息化部筹备并组织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示大会”,全面总结了“二元化”整合所取得的成果,向整个社会广泛宣传了众多的典型经验与实践,这将为明年的“二元化”深度整合指引正确的方向。展望2012年底,全国各地的“二元化”深度整合试点示范项目将深入开展,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进而推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再上台阶(详见表3)。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新型感知科技以及自动化科技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设备调控、环境保护监测、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等各个领域得以广泛而深入地运用。可以预见,智能制造将在各行各业得到更加广泛的推行与实施。预计2012年度下半段,机械、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逐步加快,对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的需求必将相应上升;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以及汽车产业亦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进一步扩大对高度智能、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随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飞速崛起,对智能化、精确化以及绿色环保的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也将日益旺盛。这一切均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商机(请参照图4)。更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又将反向强化其对“二元化”深度整合的支撑力度。

    在"两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坚信,工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譬如2011年,中国嵌入式软件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总收入分别达到了2805亿元以及3921亿元,相较于2010年而言分别增长了15.8%和28.4%。按照这种趋势发展,预计到2012年时,这两项数据将分别攀升至4770亿元及8180亿元(详见图5)。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工业在高端信息技术方面具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工业控制及工业软件的快速发展。从2009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从最初的3.68万台增加至4.85万台,年度增长率高达31.8%;据预测,到2012年,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至6.04万台,这无疑预示着我国装备工业数控技术水平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提升着,这也必将持续拉动工业软件市场需求的扩大,预计到2012年产业规模将达到739亿元,特别是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协同集成类工业软件以及嵌入工业装备内部的软件规模,都将呈现出强劲的线性增长态势。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创新性运用,2012年下半年,电子商务服务业将迎来其划时代的发展机遇:首先,通信网络服务、信用认证服务、网上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业将迎来爆炸性的增长。以至2011年为止,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交易总额已经超过了1.7万亿元人民币,而据预期,2012年这个数值将坚决超越2.4万亿元;其次,电子商务云及技术外包服务业正飞速地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企业的应用需求,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及系统集成商联手打造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广各类电子商务云产品及云服务,并大力拓展技术外包服务领域;最后,全产业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会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全程电子商务模式,更将成为引导生产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及客户实现业务高效协同的有力帮手。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