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行业急需转型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4-04-11 工业品商城23
核心提示:近年来,关于制造行业发展的普遍认知逐渐明晰起来,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正在逐步淡出历史舞台。2012年,中国经济战略转变的焦点落在了制造业的全面转型上。机床领域作为整个机械行业的核心基础,其转型升级的压力尤为突出。诚然,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多机床制造企业的国家之一,然而我们却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关于制造行业发展的普遍认知逐渐明晰起来,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正在逐步淡出历史舞台。2012年,中国经济战略转变的焦点落在了制造业的全面转型上。

    机床领域作为整个机械行业的核心基础,其转型升级的压力尤为突出。诚然,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多机床制造企业的国家之一,然而我们却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机床巨头以及世界级的“精、特、专”小型巨人企业。长久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和重大工程中所需要的高端机床主要依赖于进口,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仅为5%,而高端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则高达95%来自海外,功能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更是仅为30%。

    据相关分析显示,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市场上,高、中、低档机床的消费比例大致呈现为5:5:4.5的格局,而在消费金额方面,这一比例则变为15:7:15。因此,无论是从消费量还是消费金额来看,国内对于高中档机床的需求都远超低档机床。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机床产品的调整速度仍然显得相对滞后且不甚及时,国产机床产品的构成大部分以低端产品为主导,中低档机床占据了我国机床产量的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进口额始终居高不下,这既反映了国家经济结构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内市场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水平也在迅速攀升;同时也表明机床工具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尚未能够完全跟上市场需求水平升级的步伐,国产中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急需得到进一步提升。

     西安航空动力公司总工艺师陈贵林曾经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机床设计及创新能力尚无法满足航空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用户不得不转向寻求国外制造商的支持,例如整体叶盘加工、叶片加工、专业拉刀磨削、复合加工设备以及特种加工设备等。另外,国产机床目前并未形成成熟且可靠度较高的数控系统,国内数控系统在普通电加工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尚可维持。因此,机床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表示,“转型升级”乃是我国机床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他认为,转型升级并非仅仅停留在“能做”的层面,而是要实现从“能做”向“做好”的跃升和突破;不仅局限于生产某一种产品,更应具备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实力;技术手段固然重要,但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样不可或缺;产品、市场的调整固然重要,但产业内部专业化结构的调整亦不容忽视;技术和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企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创新和升级同样不可或缺。

    在 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生存环境极为严峻。一方面,一线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争夺战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二、三线市场规模庞大,却同样充满挑战。同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融资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困境。此外,优秀的管理人员逐渐涌入政府机构、跨国公司以及垄断性行业,而市场的诚信度较低,使得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无疑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极大压力。在此种大背景下,企业要实现长久的存续与发展可谓步履维艰。尤其对于机床行业来说,其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能够保持冷静,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然而,在这个追求效率至上的时代,如果企业无法跟上时代步伐,那么很可能会沦为市场的跟随者。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行业本身的特点也要求企业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身的发展中去。无论从国际市场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内庞大的二、三线市场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忽略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仅仅依靠低廉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同样,企业也不能忽视品牌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因为只有具备稳健且持久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制造的伟大复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