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口密集度堪称世界之冠的中国,凭借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辽阔的市场规模,不仅跻身全球消费大国之列,同样在制造业领域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伴随我们的却是长期以来相对低下的人工劳动力成本,这使得诸多尖端技术无法深入中国制造业内部,技术的发展并未能为中国制造业带来质的飞跃,自动化技术依然停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自动化设备的利用率甚至不及全球平均水平。倘若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而无任何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进步之路将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暖风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被视为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对于自动化产业及其制造商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运动控制作为自动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如此难得的机遇必将引发各大厂商之间激烈的竞争。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SResearch的相关调研报告,预计在2009至2015年间,我国运动控制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最高值113.02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那么中国运动控制行业的发展趋势究竟会怎样呢?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需加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在运动控制领域,高速度、高精度无疑将成为高端设备和精密仪器制造的核心要素。在大型自动化设备方面,网络化技术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简化控制布线,延长传输距离,提升可控点数,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维护便利性。业界翘楚研华和凌华也纷纷推出了更为贴合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的创新产品,例如研华的网络分布式AMAX及DSP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器,凌华的基于DSP的数字信号处理和高速编码器。
伴随着软硬件技术的日新月异,视觉系统的自动化厂商也逐步开始涉足机器视觉的研发领域。机器视觉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定位,同时还能够实现诸如即时判断和识别等多种功能。可以说,这种功能在传统的纺织及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以及一些新兴领域,如食品饮料包装、LED生产、机械手臂及手机零部件的应用检测等方面,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市场对视觉系统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高端技术的研发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运动控制的视觉之路虽然漫长,但未来必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工业以太网凭借其高速传输速率、宽广的带宽等优势,如今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适用于运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也是推动运动控制系统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EtherCAT、Powerlink、ProfinetIRT、SERCOSⅢ等众多实时以太网技术仍处于并存发展的状态,但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日益开放的技术环境,使得运动控制用户的选择愈发便捷。越来越多的运动控制供应商开始积极支持并采纳这一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