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显示,如今我国已经在全国各地的270余座城市展开了数字化都市规划工作,其中已有超过120座城市顺利完工,并且这些项目在诸如能源、运输、医疗保健、教育、城市管理和紧急事件应对等60多种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完毕,且其应用范围之广令人瞩目。展望未来,我国还计划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并着手进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
李 德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个被称为智慧地球的新时代里,我们将会充分体验到智能化电网、交通、医疗、教育、城市管理和应急响应等各类应用系统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每位公民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为舒适和安全。
他强调道:“这就要求测绘地理信息学必须朝着更具智慧性的方向继续发展,为智慧地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智慧地球是数字地球与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涉及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利用等各个环节;而数字地球从数据收集、整理到服务提供,主要包含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海量空间数据调度与管理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空间信息分析与挖掘技术以及网络服务技术等。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类之间、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预计未来物联网将如同水、电、气、路一样,成为地球上的又一类新型基础设施。
云计算技术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模式的计算方式,它是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是伴随着互联网资源配置的变革逐步演变而来的。
李德仁教授指出,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使得用户无需关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平台软件环境、底层硬件环境、计算中心的地理位置、软件提供商和服务渠道等问题。
以空间信息处理领域为例,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释放计算资源的潜能,充分共享各种复杂分析和处理算法以及相关经验,从而显著提升解决复杂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李德仁教授表示,智慧地球时代需要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机制,这无疑给测绘地理信息学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
然而,视频与GIS的融合仅仅是智慧地球时代赋予测绘地理信息学新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位置云、遥感云、空天地一体化的传感网与实时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室内与地下空间定位及导航、空间数据挖掘等七大主要方面。
李德仁教授强调,智慧地球是基于数字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构建的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完美结合,旨在实现对人类和物体的全面感知、精确控制和智能化服务。面对当前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时机,积极拓展智慧地球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学的新使命,将传统测绘推向能够实时、智能地采集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提供空间信息和知识服务的智慧测绘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