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新趋势:快、轻、快消与机械化

   2024-04-25 工业品商城15
核心提示:当前全球制造业的崭新发展趋势涵盖了诸多元素,包括欧美地区的深度再工业化进程,中国致力于实现机械化以提升生产效率并减轻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代工企业纷纷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等新兴市场。在这种背景之下,代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求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轻资产战略,进军内地的小城镇。这些企业的

    当前全球制造业的崭新发展趋势涵盖了诸多元素,包括欧美地区的深度再工业化进程,中国致力于实现机械化以提升生产效率并减轻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代工企业纷纷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等新兴市场。

    在这种背景之下,代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求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轻资产战略,进军内地的小城镇。这些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例如,我曾参观过的东莞搜于特公司,他们成功地将传统服装企业的重资产转化为轻资产,并利用当地陷入困境的生产商为自家品牌进行代工。该公司专注于设计、品牌塑造及管理工作,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从产品设计到上架销售,每天都能推出数十种新颖款式的产品。此外,这家公司还具有类似金融企业的特性,通过收取品牌加盟店的费用来获得现金流,同时为代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从而解决了下游生产企业的融资难题。他们充分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凭借快速生产且价格实惠的时尚产品,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整合型制造企业的转型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即速度快和轻资产运营。如果无法做到这两点,那么它们必将迅速被市场所淘汰。以快时尚品牌为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服装快消品的理念,如ZARA、H&M、优衣库等知名品牌均遵循了这一策略。今年秋季,随着时尚快消品价格战的全面展开,各大企业纷纷投入到这场速度、管理和资金的极限之战中。从产品设计到送达门店,最快的仅需一周左右的时间。

    在机械制造领域,同样上演着一场激烈的产业升级大战。机械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是衡量出口和制造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中国企业有望在德、日等国家之后,争夺中端机械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尽管中高端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全球制造业的不景气已经在机械工程行业的数据中得到了明显反映。

    以日本为例,10月11日,日本政府内务省发布公告称,8月份核心机械订单环比下降3.3%,跌幅超出路透社调查分析师预期的中位数(跌2.5%);7月份的跌幅为4.6%,同比下降6.1%。这份订单数据是未来六至九个月资本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此外,根据日本机床设备工业会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机床设备订单总额为1072.04亿日元,同比下降3%,已连续五个月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日本国内机床设备订单同比下降13.2%,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在此,我们对日本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表示深切关注,随后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传统的机械出口大国——德国。

    德国在全球机械设备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德国机械出口额占据了全球机械总出口额约20%的份额,在机械设备产业中的31个细分领域里,德国品牌在其中的21个领域傲视群雄,稳坐世界出口冠军宝座。余下的领域也几乎无一例外包揽了全球前三名的位置。一直以来,机械设备制造业都是德国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之一。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已有高达90.8万人在这个行业的逾6000家企业中工作。而到了2011年上半年,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40亿欧元,同比增长18.5%;出口总额更是高达689亿欧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向中国出口的金额高达93.25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41.5%,中国已然跃升为德国机械设备出口的最大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13.5%;同时,就业人数亦保持稳定,为92.3万人;设备开工率则攀升至89.9%。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机器人正逐步取代人工,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上活跃着大约5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总量的4.5%,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位列亚洲第三。此外,中国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速更是高居全球首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我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40%;而在2011年,增长率更是高达51%,新增装机量达到23000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在中高端机械制造领域,尽管德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中国的机械产品相较于德国同类产品价格更为亲民,普遍低于后者20%以上。随着传统代工企业纷纷转向东南亚地区,对于中低端机械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在此方面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以印度为例,据美国加德纳出版公司统计,2011年印度已跻身世界第七大机床消费国行列,其机床产业在全球排名第十六位,然而其对进口机床的依赖程度却高达77%。据印度汽车零部件公会预计,至2018年,印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每年将至少需要投入15亿美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鉴于印度缺乏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及精密组件供应,因此仍需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以满足本土企业的需求,这无疑为中国机械设备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