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盛大举行的医学博览会期间,飞利浦公司正式启动了以“传送健康,普惠大众”为主旨的“蒲公英”项目,致力于切合广大用户的实际需要,全方位满足各层次基层医疗机构在不同时期发展所需的多元化需求。该项目涵盖了产品精选、融资解决方案、便捷服务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一套完整的“基层价值链”体系,以此作为飞利浦在华全面推行基础医疗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为了确保基础医疗业务在中国的顺利展开,飞利浦公司早已提前布局,在公司内部设立了跨部门、跨学科的“基础医疗业务部”,充分整合并优化公司内的各种资源,使得飞利浦基础医疗在华能够全面覆盖科研、生产、市场拓展以及团队建设等各个环节,从而在公司内部打造出一条畅通无阻的“端到端”价值链,形成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飞利浦公司就已经在沈阳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东软医疗共同组建了合资企业,专注于生产中低端X光机、核磁共振、超声仪等产品,以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并在其擅长的超声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如今,飞利浦公司正依托金科威这一基础医疗服务平台,借助“蒲公英”项目,全力提升其在华基础医疗市场的占有率。
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总裁张文明先生指出,近年来,中国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展望未来,如何让基层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业界已达成广泛共识。他强调,基础医疗业务已然成为飞利浦全球业务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飞利浦将充分运用在高端市场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势,积极投身于基层医疗市场的服务工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共有2000余家县级医院,其中装备配置平均缺口高达30%,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缺口更是超过了50%。在新医改政策向基层倾斜的背景下,弥补这一市场缺口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众多外资医械巨头也纷纷开始在这一市场上部署战略。
例如,GE集团临床系统部曾经承诺,将推出全新的农村基础医疗产品,并设定了每半年推出一款全新产品的目标。此外,西门子中国内部代号为“SMART”的战略计划自2007年起便已逐步推广开来,简单易用、易于维护、价格适中、可靠性高且上市时间迅速的产品已经开始在基层细分市场进行探索。西门子中国区高层曾明确表示,期望SMART创新产品不仅限于医疗设备范畴,还能吸引更多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客户,力争在未来占据中国区总销售收入的20%。
实际上,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日益突出,2010年9月,飞利浦全球总部将中国定位为“另一个本土市场”,并加大了对研发、制造能力的投入力度。
据享有盛誉之国际品牌飞利浦集团核心成员、业务资深专家张文明先生披露,他们在2009年于美丽富饶的江苏省苏州市进行的一项颇具重要性的医疗影像设施生产项目即将正式启动,并预计此次投资将会为医疗业务的本土化研发及生产提供强大的后盾及全方位的支持。
针对“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增长率约为10%,而中低端医疗器械之增长率则高达30%”的现状,张文明明确表示,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门已于过去一年内在广大的中国半岛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成长,这甚至超过了行业同期平均增长速度。他更坚信,该业务领域必将成为飞利浦中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和最大优势所在。
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副总裁、基础医疗业务负责人曾进川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飞利浦的基础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无疑是走在前列的。未来,他们将积极借鉴中国的实践经验,并与飞利浦全球基础医疗市场共享。值得一提的是,飞利浦印度公司的代表也已来到中国,就基础医疗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入交流,并计划于今年开始着手筹备印度本土战略层面的基础医疗团队,这无疑是飞利浦将中国视为“第二个本土市场”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业界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医疗诊治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基础医疗工作拓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鉴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稠密,地区间差异较大,基础医疗的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顶层设计能否有效地落实到基层之中。面对这些问题,曾进川充满信心地表示:“飞利浦医疗保健为基础医疗业务配备了全面本土化的团队,凭借我们强大的执行力、贴合市场需求的运营优势,以及飞利浦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创新能力,都将确保我们在此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