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引领中国能源发展模式变革 

   2024-05-07 工业品商城23
核心提示:根据专家们的深入分析预测,中国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时期内,电力弹性系数有望攀升至超越1的数值。至2020年末,整个社会的用电总量预计能在2010年的基础之上再度实现翻番。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电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潜在的电力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及北部能源资源的深度开掘,各区域之间能源输送及距离呈

    根据专家们的深入分析预测,中国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时期内,电力弹性系数有望攀升至超越1的数值。至2020年末,整个社会的用电总量预计能在2010年的基础之上再度实现翻番。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电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潜在的电力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及北部能源资源的深度开掘,各区域之间能源输送及距离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鉴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极具不平衡性的现实情况,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无疑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

    从中长期的经济学角度看,电网在能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正处于日益重要的位置。由于长途型输电线路的日益普及,煤电运紧张的状况时有发生。经过近几年来的充分讨论和对比,业界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即输电和输煤都是能源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手段,两者应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能源输送的完整体系。通过全面细致的输煤输电经济性比较,我们发现,在西部地区进行煤炭就地发电,然后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的消费终端,其电价甚至能够低于当地的平均上网电价。除此之外,特高压还具备经济输送距离长、输电损耗低、线路走廊占用土地面积小的优势,这使得它能够有力地推动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以及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能源供应的清洁化、低碳化进程。

    从安全性能的角度出发,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电压等级逐步提高,联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电网事故率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例如,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以及±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等项目,都经受住了迎峰度夏、年度检修、冬季大负荷运行等一系列严峻考验,系统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看,特高压工程建设作为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和工程应用的前沿学科领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电力科技创新的活力,并使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我国已经先后建成了特高压直流、交流、杆塔、高海拔试验基地和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构建起了全球功能最为完备、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研究试验体系;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输变电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特高压设备的成功研发制造,更是促使国内电工制造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显著增强了我国输变电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我国的能源战略以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为主导方向。特高压工程建设对于优化电源布局,积极开发清洁能源,促进电力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以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风电为例,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风力发电能力,然而由于受到电网建设滞后的制约,部分地区仍存在窝电现象。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的发展,无疑有助于解决清洁能源的送出和远距离输送难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