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慧仁怀揣深度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剖析当下我国机床行业企业面临的严峻现状。根据他的观察,当前机床行业遭遇了总需求量急剧下滑,需求结构迅速向高端化演进的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主要经济运行数据呈现出全面下滑的态势,新增订单数量大幅度缩水,产销量显著回落,资金占用率飙升,制造资源大量闲置,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都成为了行业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行业内原有的产能结构失衡问题愈发凸显,原本激烈的同质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动是导致行业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然而,在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推动和裹挟,以及行业发展阶段性的制约,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陈慧仁深思熟虑地指出,“相较于规模增长的辉煌成就,结构调整的步伐显然滞后。这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他认为,前者具有外在的、客观的性质,是不受人类意志左右的;而后者则具有内在的、主观的性质,是可以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来改变的。
诚然,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过去十余年间实现了连续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全局来看,整个行业仍处于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过去的高速增长更多地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的发展潜力,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比之下,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所产生的影响力则显得次要。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内市场对产品持续旺盛的需求,客观上减缓了行业技术进步、管理升级和员工素质提升的步伐。
陈慧仁总结道,“因此,我们可以说,目前行业的整体发展模式和商业策略是建立在上述主要增长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的规模扩张,严重依赖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作为支撑。”
如今,我们曾经习惯依赖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增长因素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发展长期以来沿用的发展模式和商业策略正在迅速失去立足之地。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尽快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还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寻找行业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条路便是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机床行业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即当前阶段的经济增速放缓并非简单的周期性下行,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更大程度上是国家以较低的增长速度为代价,以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选择。
相应地,我国机床工具产业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将主要体现在理性的增长速度和全面的转型升级上,竞争的焦点也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