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如飞的进步,物联网的深入探索和实际运用已赢得了执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的物联网事业与欧美各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启动。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无锡市进行实地考察时,便提出了要极力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大展宏图。在此后的数年间,为了加速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孕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了重大科技项目,科学技术部也发布了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财政部门更是出台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到了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又设立了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以及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专项,全力支持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使得信息通信服务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从而为电网的各个环节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自2009年8月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全面部署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工作,旨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自2010年至今,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投身于在线监测、智能感知、智能用电等信息化与公司运维检修、用电营销等生产应用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构建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得益于智能电网目标明确、需求清晰、预期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智能电网已然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电力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和建设内容。
首先,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能够实现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广泛应用。现有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调控一体化、用电信息数据采集等系统,均属于不同形式的物联网应用。
其次,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支撑技术,能够为智能电网带来多重价值,全方位提升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增强电力系统的分析、预警、自愈及防灾能力,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实现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以及电力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最终达成节能降耗、经济高效的目标。
最后,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有望带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信息通信设备、电力芯片、软件以及运行维护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