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过去的二十五年间,网络无疑是游戏规则的巨大变革者",罗先生对此颇有感触地说道。秉承着"把科技融入设计之中"的核心理念,他在一家香港知名建筑公司参与开发了这款网络科技镜。他解释道:"虽然在如今的建筑中,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然而细化至建筑内部的各式各样的设施中,网络的拓展潜力依然巨大。如桌椅、门窗以及镜面等,这些都是物联网的重要领域所在。"
当前,罗先生所在的企业正在积极承担由中国政府出资的众多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进一步拓宽网络的应用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及的这款售价高达5000美元的网络科技镜,最初是为了满足迪拜某高端住宅区的特殊需求而特别定制的。罗先生表示:"物联网正逐渐走向实体化,我们也开始尝试将这些创新理念从建筑设计领域中剥离出来,转化为独立的产品,并赋予它们尽可能多样化的技术和功能。"
如果要评选物联网领域的领导者,那么中国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这种被称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域涵盖了传感器、射频识别器以及其他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科技手段。
据中国政府规划,他们计划在2015年前向物联网领域投入总计5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据信息技术部预测,中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50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这个数字在2020年将会再度翻倍,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位于四川省的成都物联网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该研究院致力于研发一款适用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设备——"卫生保健胶囊"。村民们只需进入这个类似电话亭的设备,便可通过网络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医生,接受专业的病情诊断并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借助这样的胶囊设备和个体诊所的紧密合作,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优质低价的日常医疗服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选择医生进行深入诊疗,然后通过胶囊设备打印出医生开具的处方并在线购买所需药物。"
在此之前,中国曾经投入大量资源,试图在3G技术和无线电通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收效甚微。迈博瑞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科技咨询公司,其负责人马克·内塔金表示:"在科技领域,中国一直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长久以来,中国只能以高昂的代价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有时候甚至是那些早已被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现在,中国正努力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迫使其他国家跟随其步伐,从而摆脱追随者的不利地位。物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使得中国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可能实现引领全球的壮举。"
罗先生认为,中国物联网飞速发展的背后主要有三大驱动力。"首先,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科研机构得到的政府投资和支持力度之大,是世界其他同行难以企及的。其次,发展物联网也是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深思熟虑。最后,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定程度的成熟期,不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也不再是边缘产业的孵化器。相反,中国正迫切希望培育出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凭借自身的实力打造出如同谷歌和苹果那样的商业和科技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