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黄金时代来临,RFID率先受益

   2024-05-15 工业品商城63
核心提示:近几年,一场名为“智慧地球”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其本质实际上便是物联网的深度运用。具体来说,这是通过大量传感器被植入电网、铁路、道路、桥梁、建筑物、供水设施、石油天然气管线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应用物体之中,再借助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完美融

    近几年,一场名为“智慧地球”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其本质实际上便是物联网的深度运用。具体来说,这是通过大量传感器被植入电网、铁路、道路、桥梁、建筑物、供水设施、石油天然气管线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应用物体之中,再借助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大力倡导之下,“智慧地球”理念已然升华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之一。

    据我们了解,当前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其中,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庞大的产业规模,稳居四大区域之首。该地区致力于打造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大关键环节着手,实施标准化和专利战略,成为全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区域。环渤海地区则以强大的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著称,已经基本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框架。珠三角物联网产业主要集中在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在于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受益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2013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近50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0年的1933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2.59倍。随着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的深入推进,市场规模仍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如今,不仅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就连部分中西部城市也将物联网纳入了支柱产业的范畴。赛迪顾问预测,至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7500亿元人民币,而到“十二五”期末,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工业和信息化部亦预计,至2020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超越1万亿元人民币,届时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数量将达到惊人的500亿个。

    从物联网产业链角度来看,主要涵盖以下七个环节:芯片供应商、射频识别(RFID)提供商、传感器供应商、通信模块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与设备提供商。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射频识别(RFID)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承担着采集数据、标识物体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RFID,尤其是超高频RFID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力度。然而,RFID产品制造行业作为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一旦企业成功涉足某一特定市场,由于信息采集过程中所涉及的保密性问题,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客户黏性,例如在铁路、烟草、军队等专用市场,客户忠诚度极高。

    此外,我们注意到,尽管在射频识别(RFID)这一庞大市场中,我国在芯片、中间件及后台软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尚存一定差距,但在标签封装、读写器与系统集成等方面,我国本土企业已经具备与国际巨头比肩竞争的实力,如远望谷、新大陆等知名企业。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