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典型:2013年1月份,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表的关于2012年电工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权威信息显示,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双层压力,2012年以来,电工行业的生产销售指标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近十年间保持的约30%的高速增长势头,利润总额甚至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产销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增幅呈现下滑趋势;主要产品产量增长乏力,发电设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进出口增速持续下降,与2011年相比形成了巨大的“落差”。然而,从长期发展角度看,行业经济走势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势。
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电工行业在2012年遭遇了困境。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市场三角债加剧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近年来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恶性竞争。“十二五”时期被视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电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产品逐步向高端化升级,市场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化,这可能成为电工行业摆脱困境并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象典型:2012年5月13日,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破土动工,这标志着“疆电外送”战略实施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同年7月28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紧随其后开工。而到了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内,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工程也得以顺利推进。截止到2012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投运、正在建设以及国家已经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特高压工程分别达到了三项、三项和五项。可以说,国内特高压设备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7.8万千米的特高压线路、3.2亿千伏安的变电容量以及3.3亿千瓦的换流容量投入使用。如火如荼的特高压建设为国内相关设备企业带来了重大利好,荣获2013年初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交流项目,充分彰显了特高压技术的创新实力和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我们注意到,特高压设备种类繁多、需求量庞大、对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且大件运输难度较大,这些都需要设备制造企业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各家企业一方面需致力于提升产能,特别是需求量较大的特高压变压器等产品;另一方面,保证产品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现象典型:2012年11月6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对推广产品的范围及条件、推广补贴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此次推广的产品为三相10千伏电压等级、无励磁调压、能效等级达到2级及以上、额定容量在30千伏安至1600千伏安之间的油浸式和额定容量在30千伏安至2500千伏安之间的干式配电变压器,该范围覆盖了符合S13及以上能效标准的硅钢变压器和SH15非晶变压器。
依据公开信息披露,变压器损耗占据电网损耗的比例高大约30%-40%,而我国变压器的自耗能更是超过全国总发电量的3%。自2012年8月国务院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设定了“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的宏伟目标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此项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细则,明确规定了对于高效节能产品给予“补贴”,而对于虚假宣传者则采取“处罚”的政策。这一举措不仅对于进一步推进电力行业深度节能减排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也将有力地改变长期以来变压器行业产能过剩、市场混乱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2月,众多媒体纷纷聚焦于国内风电行业领军企业华锐公司实施的部分员工停工放假措施。据报道,自2012年11月15日起,华锐公司已有350名员工进入停工放假状态,而截至2012年12月10日,该数字已上升至469人。此外,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华锐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36.34亿元,亏损高达2.55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128%,这也是华锐风电四年来首次出现亏损。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华锐公司如今面临的经营困境主要源于盲目扩张、内部管理失衡以及外部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