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中,风电凭借其高度成熟的技术水平与广阔的发展潜力成为当前备受瞩目的焦点所在。然而,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风电产业亦需经历一场痛苦而深刻的产能缩减、技术升级以及品质精进,方可逐步摆脱困境,迎来新的生机。
为了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地为该行业排忧解难。作为行业的主导者,国家能源局自去年以来,采取了诸多积极举措: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为整个行业注入强大的信心动力;依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累计并网运行风电规模将突破1亿千瓦。此外,国家能源局还连续出台了多项文件,以促进风电并网进程,例如《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及《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等。同时,他们也积极开拓风电新兴领域,诸如低风速、海上、高海拔等风电项目的开发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13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80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先生指出,国家主管部门正在对现行风电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解决风电并网、消纳等关键问题,预计今明两年将成为风电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两年。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先生则强调,推动风电发展,构建坚强智能电网乃是重中之重。据他透露,至2017年,全国将基本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网架和13回特高压直流工程,而到了2020年,全国电网将实现“五纵五横”的战略布局。随着智能电网的逐步完善,“弃风”现象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尽管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国内风电所面临的困境。根据政府“十二五”并网运行风电1亿千瓦的规划,未来3年内新增风电并网量尚不足4000万千瓦,这对于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压力并无太大帮助。业内专家预测,在未来的2至3年间,国内现有超过80家的风电设备企业中,最多仅有15家能够幸存下来。
然而,风电产业放慢脚步进行调整和洗牌并非全然不利之事,反而有助于推动我国风电行业向更高层次的转型升级,为迎接下一波发展机遇做好充分准备。对于风电企业而言,风电行业的“寒冬突围”绝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扶持,真正能够拯救它们的唯有企业本身。风电企业的问题应当通过市场竞争加以解决,而寒冬期的这场洗牌,必将淘汰那些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堪忧的风电企业。因此,反思以往发展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