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领域投资热潮的启动与发展

   2024-05-17 工业品商城32
核心提示:伴随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以及智能管网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步伐正不断提速,由此拉开了新一轮信息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潮序幕。当下,借助信息技术之力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新的趋势导向,“智慧城市”这一建设方向愈发清晰明确。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打造、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城市公共服务的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以及智能管网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步伐正不断提速,由此拉开了新一轮信息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潮序幕。

    当下,借助信息技术之力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新的趋势导向,“智慧城市”这一建设方向愈发清晰明确。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打造、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城市公共服务的优化还是城市运作效率的提升,无不受到这场革新性的影响。尤其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能管网的相继部署和升级,更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变进程,从而引爆了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领域投资狂潮。

    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关键地位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信息科技领域投资聚焦的核心焦点。例如,《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便明确提出要构建宽带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预计至2012年年底,该项目将吸引社会各界滚动投入高达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要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全力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宁波市政府还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唐电信等共计19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预计企业总投资额将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9.2%,累计投资总额高达1.4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达到2672亿元人民币,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145亿元人民币。2011年,我国基础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3331.4亿元人民币,宽带网络建设投资则达到了550亿元人民币。据预测,至2015年,我国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有望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以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及智能管网为例。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已然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标志。电网、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将催生出巨大的投资需求。根据相关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860亿元人民币,智能交通累计投资规模亦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此外,水、气、暖等城市管网的智能化、感知化同样将带来庞大的投资需求,仅城市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一项,未来3年内的投资额便将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最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医疗领域同样是信息科技投资的重要战场。据预测,至2015年,我国医疗行业IT应用总体规模将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以先进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依托的诸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化社区以及智能家居等众多社会服务领域,无疑成为构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并且也构成了信息技术投资的关键领城。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投资的需求尤为庞大。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行业对于信息化的投入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趋势,预计至2012年,整体投资规模将达到惊人的439.1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07年,增幅高达53%。而根据预测,直至2015年,我国教育领域内的IT应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80亿元人民币。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必将有力推动IT服务、数字内容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15年,这一领域所带来的直接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880亿元人民币。

     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投资的潜力同样不容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投资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IT应用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07年,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2.4倍。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计划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及地市级三个层次的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旨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并以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为基础,打造两大数据库,同时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管、综合管理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大业务应用系统,从而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保健服务。预计至2015年,我国医疗行业IT应用的总体规模将超过450亿元人民币,而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则有望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之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