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控制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2024-05-17 工业品商城44
核心提示:中国机械制造业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市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机械出口正逐步实现由低附加值领域向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市场的逐步升级。其中,港口机械、起重机械以及工程建筑等大型重型机械设备已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因此在这一领域的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伴随着我国机械技术装备水

     中国机械制造业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市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机械出口正逐步实现由低附加值领域向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市场的逐步升级。其中,港口机械、起重机械以及工程建筑等大型重型机械设备已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因此在这一领域的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伴随着我国机械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床工具、橡塑机械、纺织机械等中小型机械设备的出口份额亦在逐年攀升。鉴于这些行业对伺服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出口市场的波动对我国伺服市场的影响尤为显著。尽管政府采取了出口退税和汇率浮动等多项策略以应对出口市场的困境,然而受到欧美市场不稳定性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双重影响,2012年的出口市场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据IMS Research分析师周万木预测,自2013年第二季度起,出口市场有望触底反弹,但增长速度仍将相对缓慢。尽管整体市场缺乏明显亮点,但由于这些出口导向型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细分行业和应用领域众多,因此仍将成为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运动控制厂商可根据自身特点,在这些出口导向型的主要行业中寻找潜在的细分市场热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市场转向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就国内消费市场而言,食品、饮料、包装、制药、水处理、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机械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据IMS Research预测,此类行业在2013年后仍将继续推动中国运动控制市场的繁荣发展。然而,诸如钢铁、冶金、水泥、玻璃、造纸等部分产能过剩或受到政策限制的行业,其未来发展前景在2013年后可能依旧充满挑战。

    我国市场对高端机械设备的需求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伺服系统的特性一直以来都是衡量系统加工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网络化制造、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具备网络接口的全数字伺服系统、直线电动机、力矩电机及高速电主轴等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围绕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提升,涌现出了诸多新型伺服驱动技术,如直流共母线技术、集成伺服等。IMS Research分析师周万木表示,高端医疗设备、高端机床、柔性加工中心、高端自动化纺织机械、高精度印刷机械、精密电子加工设备、半导体设备、自动仓库、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等对高端伺服的需求将呈稳步增长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运动控制市场的蓬勃发展。

    在全球的高品质运动控制领域,欧美厂商的表现尤为瞩目。在2012年,我们可以观察到德国博世力士乐以及美国丹纳赫(Kollmorgen)两家巨头的业绩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然而,对于中低档的机械制造业而言,其产量庞大且制造商众多。由于这些制造商一直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价格因素成为了首要考虑对象。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动,这些机械制造商对市场反应极其迅速。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S Research预见,尽管中低端机械市场不是中国的主导性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仍具有潜在的潜力,其中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来自日本、台湾及本土的运动控制厂商均在此市场展开激烈角逐,同时,一些欧美知名企业近年来也纷纷涉足该市场,预计在2013年后,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愈发白热化。

    相较之下,通用市场的状况与上述低端市场颇为相似。然而,定制化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步攀升,这主要源于机械制造行业正从传统的大行业向更为精细的行业和应用领域进行深度拓展。过去那种一种产品包揽所有市场的现象已不再存在,通用的运动控制产品已无法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例如,运动控制产品在诸如医疗设备、食品机械、安防监控、工业摄像头、通讯雷达、轨道交通、节能型全电注塑机等新兴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丹纳赫、瑞诺、伦茨、路斯特等欧洲老牌企业高度重视定制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特性量身打造专用伺服系统,从而在细分市场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运动控制产品的大部分应用场景集中在工厂自动化(FA)领域。然而,在2012年,中国运动控制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机械制造商,即工厂自动化领域的需求全面萎缩,导致伺服产品在这些行业的销售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运动控制产品在过程自动化行业的应用相对较少,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尽管在2011年和2012年期间,大型项目的建设步伐有所放缓,但中小型项目市场依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态势,使得整个过程自动化行业总体上维持了基本稳定的状态。然而,行业内部的分化现象却十分明显。以石化、化工等行业为代表的过程自动化行业继续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势头,但增速已明显放缓。而钢铁、冶金、水泥、玻璃制造等行业则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电力行业则基本保持了持平的水平。自2012年下半年起,国家的投资力度开始逐渐恢复,尤其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核电、水电等项目的启动工作,以及环保、节能减排、脱硫脱销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在2013年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据IMS Research预测,尽管过程自动化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但在2013年以后,随着国家投资的持续加大,过程自动化行业将有力地推动运动控制市场的发展。此外,与过程自动化密切相关的工厂自动化行业也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如物料搬运、建筑机械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大型集团公司已经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收购原材料基地,参与海外项目竞标,这无疑将对国内运动控制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