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跨度巨大、包含诸多技术、横贯多个行业及无数其他领域的复杂系统——物联网,其各项规定和准则丰富多样而且极度分散,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困扰。举例来说,以交通领域为例,美国的交通运输部门便自主创设了专有的标准体系,而欧洲方面,则由汽车通信联盟进行统管,从而催生出被誉为欧共体用车载通信首选的法律文件——欧通用车载通信标准。然而,仅仅关注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数字化医疗保健及智能家庭四大板块的标准化组织数量之多,简直数不胜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的E家家和闪联。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物联网与早期的互联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互联网技术在美国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因此无需再由中国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标准;然而,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中国政府在此领域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关键。自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我们有幸目睹了一系列与物联网紧密相连的标准的诞生:
2012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了5项通信行业标准,并自同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发布的标准中,囊括了YD/T 2398-2012《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和YD/T 2399-2012《M2M应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两项物联网标准。
2012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以及联网通用五大类别共计35项标准。这些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多个角度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全面覆盖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需求以及实现方案,从而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核心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据相关机构透露,2013年,我国将继续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级陆续发布物联网行业标准,届时,标准将更为精细化、具体化。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物联网概念所涉及的技术、行业、领域众多,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完整且健康的生态体系。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伴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物联网体系必将得以全面建立。
2012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12年度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八项技术研发项目以及五大智能领域共计149项项目。这份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方向,有助于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集聚效应,激发更为广泛的产业集群效益。
2012年,在总结既有政策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经验的基础之上,实施了修订后的《2012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方向和重点,完善了支持方式,并建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