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升级,化油器产业焕发新活力

   2024-05-17 工业品商城38
核心提示:面对资源紧缺的严峻挑战,许多依赖于廉价劳动及资源消耗的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呢?在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下,福鼎市的28家主要的化油器制造商与中国科学院、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形成了强有力的战略合作联盟,共同致力于推行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

    面对资源紧缺的严峻挑战,许多依赖于廉价劳动及资源消耗的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呢?在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下,福鼎市的28家主要的化油器制造商与中国科学院、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形成了强有力的战略合作联盟,共同致力于推行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一间名为福鼎市华益机车厂的精密加工车间内,记者观察到,生产线中的机械手臂正在执行一系列简单而精确的动作,将一根炽热的钢条在短短数十秒钟内转化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这种自动化改造使得华益机车厂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精加工车间的管理人员范永亮介绍,“一台机械手臂可以取代30余位工人的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自动化改造,我们的员工数量从2008年底的1300人减少至如今的1000人,然而产能却提高了超过50%。”

    回顾2007年刚刚加入华益机车厂的时候,范永亮负责的是化油器连接件成品的装配工作。那时,类似他这样的装配工共有300余人,每人每天能够完成约1000件的装配任务。然而,随着2011年车间自动化改造的实施,一个人便可以操控一台机器,每隔7秒即可完成一台化油器的装配。

    华益机车厂的车间内还设有部分半自动化装配线。“过去,一台自动化设备的目标是替代4到5个工人,但现在我们的理念已经转变为,只要一台机器能够解放出一个人的劳动力,那么它就是值得投资的。”华益机车厂的总工程师朱建玲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研发使用机械手臂替代人工的数控设备生产线,预计投产后生产效率将翻番,同时工人数量也将减少30%以上。

    华益机车厂的自动化之路采取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设计,以适应本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策略。相较于直接从海外购买自动化设备,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朱建玲指出,“一台自动化设备如果从国外购买需要花费高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并自主设计制造,其成本仅需500万元人民币。”自2000年起,华益机车厂便开始与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改造生产线,逐步实现了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的过渡。

    “生产自动化无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招工困难且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利润率却逐渐下滑,此时唯有借助设备的力量才能解决问题。”福建省化油器行业协会副会长、福鼎市丰泰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建如是说。去年年初,他开始筹划整合福鼎市化油器行业现有的自动化资源,推广自动化应用,以推动化油器行业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福鼎市的自动化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化油器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达1000余种,如果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学习借鉴,自动化技术必将得到迅速推广,从而进一步提升化油器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张传建充满信心地说道。

    政府与企业携手推进自动化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张传建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每生产100台摩托车化油器,其中就有40台出自福鼎;每生产100台通用机化油器,则有58台源自福鼎;每出口100台摩托车化油器和100台通用机化油器,分别有23.3台和44台来自福鼎。化油器已然成为了“福鼎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