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难题与解决方案

   2024-05-17 工业品商城45
核心提示:目前的物联网发展进程中,给人留下“雷声大、雨点小”之印象。在陈宝国看来,亟待扩大物联网的实际应用范畴,同时在各个领域深化其运用程度。唯有大规模的普及,方能把细碎的小区域应用串联成网。然而,若要实现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我们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如核心技术的匮乏、产品售价偏高以及市场需求驱动乏力等问题。据

    目前的物联网发展进程中,给人留下“雷声大、雨点小”之印象。在陈宝国看来,亟待扩大物联网的实际应用范畴,同时在各个领域深化其运用程度。唯有大规模的普及,方能把细碎的小区域应用串联成网。

     然而,若要实现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我们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如核心技术的匮乏、产品售价偏高以及市场需求驱动乏力等问题。据王桓对《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由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缺失,导致RFID芯片价格居高不下,这无疑增加了中国企业的负担。

    记者曾对扬子江药业集团进行过深入访谈,该集团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他们所实施的物联网物流示范项目时,提及每盒药品上所附带的RFID成本大约为1元人民币。尽管此项示范项目实施之后极大地提升了药品流通管理的效率,并实现了药品的有效追踪,但RFID标签的成本问题仍然存在,在普通低价药品的应用上遭遇困境。

    商贸零售行业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微薄的利润空间,使得物联网技术的推广面临巨大困难。王桓以英国的玛莎百货为例,这家公司在其销售的服装中添加了RFID标签,每年的需求量高达约3亿枚,相当于中国一家中型RFID企业一年多的产能。反观中国的制鞋产业,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70亿双,其中大部分皮鞋将用于出口,然而中国的制鞋厂家在每双鞋中所获得的利润可能仅有几毛钱,如果再加上RFID标签的成本,恐怕将无利可图。

    王桓指出,在国外,商贸零售业已开始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主要得益于市场力量的推动,而国内的情况则相对复杂:首先,国内尚未出现真正具有强大实力的零售巨头;其次,人力成本尚未成为企业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最后,企业普遍难以主动采用物联网技术,许多企业正在等待国家出台财政政策来补贴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企业出于节约人力成本或者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主动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积极性并不高。

    “大规模应用RFID标签,或许能够降低人力成本,从而抵消RFID标签本身的成本。”王桓进一步分析说,“一旦成功解决大规模应用的问题,传感器、RFID的使用规模和使用量将会大幅增长,进而带动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层等环节的物联网市场。”

    那么,如何实现大规模应用呢?单纯依赖市场力量在短时间内显然无法达成。陈宝国认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行政体系内部实行垂直管理的大型央企中,更应该积极推动物联网在其重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凸显大规模应用物联网的优势。此外,在公共安全领域、公共服务领域也要大规模推进物联网应用,采用普适性的传感技术,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大规模推进物联网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一大阻碍。陈宝国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现阶段物联网的多数应用都集中在非关键领域,例如服装、食品等,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尚属罕见,尤其是在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更是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而这与我国现行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即“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他强调,“只有当物联网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