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面临价格和贸易摩擦双重挑战

   2024-05-21 工业品商城34
核心提示:在诸如沃尔玛这类大型连锁超市之中,已难觅中国本土优质服装产业链产品的踪影,所见之物大多源起中南美洲或是东南亚,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在价格竞争方面已经丧失了原有优势。全球最大实体制造商之一——富士康公司,已然身兼价格调整与贸易纷争的两大压力。受困于东亚复杂外交环境以及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的影响,这家强大

     在诸如沃尔玛这类大型连锁超市之中,已难觅中国本土优质服装产业链产品的踪影,所见之物大多源起中南美洲或是东南亚,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在价格竞争方面已经丧失了原有优势。

    全球最大实体制造商之一——富士康公司,已然身兼价格调整与贸易纷争的两大压力。受困于东亚复杂外交环境以及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的影响,这家强大的全球供应链正遭遇部分环节紧张局势。

    针对上述困境,该企业正全力推行两项重要措施:首先是用技术先进的机器设备逐步替代人力操作;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公司创始人郭台铭曾公开指出,至2016年,江苏晋城市作为主要工厂基地,其智能机器人技术将实现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预计在5至10年内,首批全自动工厂将投入运营,并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手段消除简单重复性工作流程。除洛阳地区之外,富士康的机器人项目已在晋城成功落地。

    与此同时,郭台铭宣布,富士康下一步大规模扩张计划将集中于我国宝岛台湾地区,旗下工厂将建于新北市、台中及高雄等地。此外,巴西、印度尼西亚和美国亦在其布局考虑范围之内。据测算,由此而来的运输费用节约及供应链优势能与国内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部分相抵消。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将于未来半年内暂停人员招聘,这一举措与今年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呈现负增长趋势遥相呼应,进一步证明中国逐渐宣告结束低端制造业全球重心地位。根据商务部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达92.7亿美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下降7.3%,降幅为2012年7月以来6个月中的最高值。对于那些未能看清当前形势,仍执着于传统低端制造行业的企业家们来说,他们或需依靠品牌、设计与营销策略脱颖而出,或将面临信用危机、拖欠员工薪资、资产转移等诸多挑战,甚至可能选择隐居避世。

    随着人们对信用危机与环境危机的日益关注,这无疑是中国市场化进程三十年来粗放式发展所留下的后遗症。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继续忽视诚信经营、不负责任地发展,无疑将自断生路。

以乳制品行业为例,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消费者纷纷涌入海外市场购买奶粉,导致了一种颇为荒唐的经济现象。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商家采取限购措施之后,我国香港地区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奶粉抢购热潮。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已从地下水源蔓延至土壤层,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也愈发严格。2月22日,环保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600项各类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正式发布300余项环境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将首次全面关注人体健康。同时,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谌近期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将现行排污收费制度转变为环境保护税,并将二氧化碳排放纳入征税范围,征收机构由环境保护部门变更为地方税务机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