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对未来作出了准确预测,表示截至2014年为止,中国将会发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同样在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年度供应量预计将突破20,000台,而其总体数量将首度超越130,000台的庞大数字。目前,在我国致力于从事机器人制造业务的企业数量已攀升至令人惊喜的60多家。特别引人瞩目的是,随着“机器人”这一概念逐渐获得产业资本的热烈追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积极地投身于这个新兴产业之中。
就在上周五,博实股份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他们已经决定投资高达2415万元人民币,用于研究与“机器人”相关的重要课题。根据公告内容,该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手申请承担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经济型物流搬运机器人及集成应用”项目的子课题——“经济型搬运机器人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早在去年11月份,南京熊猫就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南京熊猫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将把募集资金的13.2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自动化装备产业化、通信装备产业化等四个项目,同时还将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自动化装备项目无疑是此次募资的重点,预计将投入募集资金约6.16亿元人民币,占据募资金额的近一半。据了解,南京熊猫在机器人领域长期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成套装备领域拥有着顶尖的核心技术。预计这些募投项目全部实施完成之后,将为公司带来接近3亿元人民币的利润总额增长,相当于该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的2.3倍之多。
去年年底,有消息透露,科力远与美国iRobot达成了合作关系。湖南科凡达高智能设备供应有限公司总裁曾海军先生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产值高达数万亿元的庞大产业集群,他的公司将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是在一年内将全球最优秀的十大机器人引进中国市场;其次是借助战略合作伙伴的力量,在海外公司的平台上进行产业开发;最后是联合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共同打造机器人产业园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年龄介乎15至59岁之间的人口总数为93,72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69.2%,相较于上一年末,这一群体的人数减少了345万人,所占比例亦有所下滑,降至0.60个百分点。然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进机器人自动化产业的发展。中金公司指出,受益于需求端(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中国本身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规模和最大的自动化装备潜在市场)以及供给端(国内机器人自动化装备龙头与外资厂商的差距不断缩小)两大因素的推动,中国有望在未来5至10年间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机器人自动化厂商。
除此之外,日本机器人协会也对未来做出了预测,他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500亿美元,是当前市场规模的10倍之巨。
自今年初以来,由于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机器人”这一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而带动了相关个股的强劲表现。在上周,包括山河智能、博实股份、天奇股份、三丰智能、机器人在内的多个个股在游资的推动下,成功实现逆势上涨。而在昨日,尽管此前市场已经对“机器人”概念股有所反应,但包括工大高新、华东数控等在内的机器人概念股仍然在弱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焦点。其中,工大高新在早盘高开之后,迅速被游资拉升至涨停板位置,华东数控也在午盘时分再度被封死涨停,这已是这两只个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机器人这只股票近期更是创出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