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仍被日系及欧美的企业所把持,根据东兴证券披露的信息显示,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尚不足总体的10%,因此进口替代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庞大。然而在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人力劳动力的背景之下,国内某些领先的企业已经在机器人单体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国际领先水准。银河证券预测,这之后,本土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将有30%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国内企业所占领。
平安证券指出,过去五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约30%。尽管如此,截至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仅相当于日本的10%和德国的25%,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开阔。参照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情况,当时由于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其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据此推测,未来三年内,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有望继续保持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在两至三年后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性价比的逐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扩大,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期。2011年,中国的机器人销售总量达到了22577台,相比于2010年,增长幅度高达50.7%。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1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大约为26000台,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例为14.36%;而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35000台,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例将达到16.9%,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东兴证券预计,未来几年,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电子产品制造、橡胶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的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将维持在每年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作为国内机器人行业中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机器人已经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提供单元产品、成套装备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成功打破了国外大型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格局,进口替代的前景充满期待。
根据机器人公布的2012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33.5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30.54%;每股收益为0.7元。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公司解释道,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获得了稳定的订单来源,新产品的推广和新领域的拓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公司的经营业绩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上市公司凭借自身原有的技术积累和背景优势,开始涉足机器人行业,以期分享这个新兴市场的巨大商机。这些公司包括博实股份、新时达等等。
博实股份宣布正式进军搬运机器人领域。这家公司长期专注于石化行业的设备制造,其称重包装自动化设备在石化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因此,机器人可以视为其原有产品线的有效延伸。
鉴于博实股份的大股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平安证券认为,博实股份在机器人研发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国内其他大多数公司难以匹敌的。他们相信,博实股份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后,将能够迅速取得丰硕的成果,预计未来三年内,公司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5%。
另一家国内电梯控制和变频领域的领先企业——新时达,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机器人领域。据了解,新时达在电梯控制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始终保持着第一的位置。自2008年以来,公司的业绩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5.58%和23.00%,同时,公司的毛利率还呈现出小幅上涨的态势。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之上,公司计划推出技术门槛较高的六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