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在农作物大棚内部设有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多种类型传感器,同时通过高速互联网络与农业业主的终端(例如电脑、手机等)保持实时同步连接。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等,乃至实时的现场画面,均可通过网络传输至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当监测到异常环境状况,例如降雨天气或是大棚内温度超出植物正常生长范围的上下限时,系统将会自动向用户发送短信警示。在此基础之上,用户亦可便捷地获取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以便适时做出相应调整。
徐志福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套系统的经济效益。以葡萄种植为例,采用此套智能化的“电子保姆”系统后,葡萄的品质得以显著提升,每亩产量可增加6000元,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及农药等方面的成本达1500元。若以一家拥有1000亩土地的大型合作社为例,每年可因此项技术的运用而增加收入高达750万元。
据悉,去年浙江省农科院以该系统为核心申报的科研项目——《农作物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目前,该系统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高新区内的东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研发出了一款类似的技术产品。用户只需配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下载安装相应的软件系统,无论是在家中休息,还是在通勤途中,只需轻触手机屏幕,便如同畅游于“开心农场”之中,随时关注自家菜园的情况,更能品尝到新鲜的蔬菜。此外,预计今年6月份,这款系统将在杭州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智慧农场”内正式投入使用。届时,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
该“智慧农场”坐落于余杭区良渚镇新港村,占地面积达880亩,其中首期规划建设的“智慧农场”面积为70亩,共包含30多个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松花菜、水果型黄瓜、西瓜等各类蔬菜。每个大棚长度为40米,宽度为8米,被分割成48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面积约为5平方米。每个单元内将安装温湿度、土壤水分传感器、滴灌设备,连栋大棚还将配置通风设备、照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将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送至后台服务器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对比,随后再传输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并自动控制每一个监控区域内的空调、风机、电磁阀的开关状态。
杭州东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善平先生向我们透露,未来,城市白领们若有意愿前来“智慧农场”体验种植乐趣,只需扫描“二维码”,将客户端下载至手机,登录后即可申请种植每个大棚中的一个或数个单元,支付一定费用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自己心仪的蔬菜品种。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可通过手机远程终端平台查看所种植的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周期;观察相关数据后,若发现水分不足,仅需轻轻点击手机界面,即可为蔬菜补充水分;若想了解蔬菜最新生长状况,滑动屏幕,系统将自动采集到的图片展示给您。收获季节来临之际,“智慧农场”的工作人员将提前告知您采摘时间,若您希望与其他菜农进行蔬菜交换等活动,系统还特别设计了物物置换功能,将您所需的蔬菜直接配送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