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我国电机工业的辉煌历程,无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与自豪。张国宝先生深情讲述道,在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电机产业起步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足足晚了七八十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由于装备工业的严重滞后,电机工业的兴起甚至比电力工业还要晚上整整38年。直到1905年天津教学品制造所生产出的教学用实验电机,以及1917年上海华生电器厂研制成功的中国首台实用直流发电机问世,我国的电机工业方才艰难起步。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我们饱尝了无尽的屈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于贫穷落后之中的电机工业,勇敢地抵御住列强的重重包围,突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重重枷锁,历经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在漫漫长夜里寻找那微弱的星光,踉跄前行。然而,当1949年全国迎来解放的那一刻,我国的装机容量仅为184.9万千瓦,而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设备。
1954年,新中国生产出了第一台额定功率仅为6千千瓦的汽轮发电机。而当前,我国已拥有高达11.4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全球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是解放初期的620倍,改革开放初期的17.6倍。我国已生产出单机功率高达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55台,在建25台,成为全球使用该类型机组数量最多的国家。
上海外高桥三期电场使用由上海发电设备集团生产的该型号机组,其每千瓦时275克标准煤的煤耗水平,已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平均以每年1千瓦的速度稳步增长,创造了世界电力史上的一大奇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产设备已经具备了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不仅国内所有电站都采用了国产设备,而且在2008至2012年间,我国分别出口发电机组1452万千瓦、1648万千瓦、1540万千瓦、3012万千瓦、1584万千瓦,五年内累计出口发电设备高达9236万千瓦。其中,仅在2010至2012年期间,我国就向印度出口了4639万千瓦的发电设备,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设备供应商。
2000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1.44万亿元;2005年,总产值攀升至4万亿元;2010年,总产值更是飙升至14.3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5%。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0.4万亿元,“十一五”时期的总资产规模相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相当于在短短五年内,我国的机械工业实现了一次重生。张国宝先生感慨道:“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用国产装备武装中国,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我坚信,这个梦想目前已经实现了百分之八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