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领域各项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落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以百万千瓦、核能设备、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及各类风力发电机以及百万千瓦级空轮机组等代表作为例证,他们在巩固、发展并创新性地引入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出60万千瓦级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这一系列的突破,无疑彰显着我国机械工业由小变大,由弱至强,由落后向先进过渡的生动历程。我国机械工业在推动我国工业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张国宝同志曾不遗余力地赞誉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伏特高压输电设备、百万千瓦级特高压水轮发电机组以及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等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回顾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实现机械工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设备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国际技术合作机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的管理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拒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过度依赖引进并非明智之举,这是我们在发展和创新先进技术过程中所必须铭记的重要经验教训。”张国宝同志语重心长地强调。
尽管我国在工业技术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量和产值更是稳坐全球头把交椅,然而,我国在整体创新环境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们的一些高科技含量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尚无法自产,或者产品质量相较于国外同类产品仍有差距,因此不得不依赖进口。高端装备在整个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附加值极高,技术含量亦十分丰富,然而由于我们自身缺乏相应的技术实力,只能无奈选择高价从国外进口。”张国宝同志坦言。
据了解,当前我国国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以工业控制系统为例,尽管我国企业如和利时等在工业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在大型关键工程应用上,国外产品依然占据竞争优势。
在船舶工业领域,尽管我国船舶生产量在新增船舶订单和累计手持订单方面均已在2010年跃升至世界第一,但导航仪表系统却基本依赖国外供应。同样,近年来取得辉煌业绩的动车组,其轴承等关键设备也主要依赖进口。2010年,我国高端装备进口总额高达2553亿美元,其中高档数控机床进口额高达120亿美元。
在汽车制造领域,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汽车制造强国,然而在自动变速箱方面,我国仍主要依赖进口。2011年,我国共提交国际专利申请16406件,仅占美国的三分之一,企业技术含量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2011年度世界品牌五百强榜单中,中国内地仅有21家品牌入围,其中制造业品牌仅有7家,远不及美国的239家,法国的43家以及日本的4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