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专家保罗·麦基里先生明确指出,以互联网技术、新型材料和再生能源作为基础,以“数字化智慧制造”作为核心理念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然来临,而这场革命的主角便是工业机器人。如今,全球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在经历着深刻变革,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以及科技进步的迅猛推进,机器人有望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实现对人类的“反超”。
制造业正迅速迈入机器人主导的新时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及其实际应用正在悄无声息地取代大量的一线工人。根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部署了超过100万台各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其中,日本的机器人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其工业机器人规模接近40万台,占据全球总量的40%。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自2010年起,中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急剧增加,相较于2009年,增长幅度高达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为22600台,同比增长51%,这一增速依然保持着全球最高水平。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IFR)和中国机器人网发布的最新数据预测,至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将达到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因此,包括ABB集团、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和库卡机器人集团在内的全球机器人行业巨头纷纷涌向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仅这些外资企业便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5%以上,并且还在持续加强自身的布局优势。
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库卡机器人集团,作为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翘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食品和塑料成型等多个行业。早在1986年,库卡机器人便将一台机器人产品无偿赠送给了一汽卡车进行试用,这款机器人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应用的首台工业机器人。
ABB集团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机器人产品、模块化制造单元以及全方位的服务,至今为止,该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安装了超过20万台机器人。1994年,ABB机器人部门在中国上海成立,成为最早一批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机器人生产制造商之一。
创建于1915年的安川电机株式会社,是日本知名的机器人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全球领先地位。去年,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破土动工,这家公司将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4亿元人民币。
同样在今年,全球排名第三的电子制造服务商——美国捷普集团也宣布计划斥资6.2亿元人民币在江苏省无锡市设立一座与机器人相关的自动化装备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为5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