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风电消纳问题,促进风电可持续发展

   2024-05-27 工业品商城31
核心提示:在风电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风能发电建设、忽视能源供应保障以及未能充分考量实际使用效果的问题。例如,甘肃、内蒙古东部、西部以及河北北部等大型风电基地均坐落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当地的电能消耗空间极为有限,然而电网的外送能力却无法满足需求,这便导致大量风能被白白浪费。风电与电网投资之间存在

    在风电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风能发电建设、忽视能源供应保障以及未能充分考量实际使用效果的问题。例如,甘肃、内蒙古东部、西部以及河北北部等大型风电基地均坐落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当地的电能消耗空间极为有限,然而电网的外送能力却无法满足需求,这便导致大量风能被白白浪费。

    风电与电网投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据国家电监会发布的《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风电并网工程方面的累计投资仅为44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甚至不及2006年至2011年间电网建设总投资的5%。然而在此期间,全国电源投资总额中,风电投资高达4098亿元人民币,占据了电源建设投资的16%。

    风电与电网规划之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风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周期较短,审批速度较快,建设周期也相对较短;然而相应的电网送出工程则恰恰相反。部分地区在风电规划和建设的时间顺序上频繁进行调整,项目规模和进度远远超出预期,使得配套的送出工程在电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难以得到妥善的统筹安排。

    现行的以计划电量为基础的交易模式对于风电的消纳并不有利。尽管节能发电调度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实施,但电源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体现在计划电量的分配上,风电的节能降耗和减排贡献并未得到合理的评价,其清洁能源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展现。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电网收购风电的成本相较于水电、火电更高,因此风电在争夺计划电量指标时处于劣势地位。

    系统辅助服务未能实现市场化是导致风电送出受阻的关键原因之一。风电出力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其他电源为其提供调峰服务,然而目前此类辅助服务的价格并未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而是由其他电源无偿提供。因此,在冬季供暖期调峰容量紧张的情况下,弃风限电的现象尤为严重。

    现阶段,部分风电场的运行水平较为低下,机组缺乏必要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这无疑加大了电网调度运行的难度。此外,部分地区电网中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和风电场监控系统尚不完善,无法准确反映风电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特征,导致系统运行方式过于保守,调度运行中预留了过多的安全余量,这也是造成弃风限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风电利用先进技术的国家相比,我国风电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解决风电消纳问题,推动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还需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布局,拓展风电消纳市场,更应通过科技创新,引领风电生产和消费的变革。

     依据能源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各地区的资源状况和市场消纳能力,我们应当坚守风电发展与电网规划紧密结合的原则,制定统一的风电和电网规划方案。

    科学合理地安排风电资源的开发时序和建设进度,确保风电项目与送出工程能够协同推进。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发展相结合的策略,在大力开发大型风电基地并通过高压电网进行远距离输送的同时,积极推广中小型风电项目接入配电网进行就地消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