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及无锡发展实例

   2024-05-31 工业品商城48
核心提示:综合市场环境分析,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管理模式逐渐迈向智能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各类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日益显现,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其相应的经济支付能力也稳步增长。然而,在过去近3年来,尽管政府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大量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为主导,但市场自身的驱动力相对匮乏。

    综合市场环境分析,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管理模式逐渐迈向智能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各类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日益显现,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其相应的经济支付能力也稳步增长。然而,在过去近3年来,尽管政府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大量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为主导,但市场自身的驱动力相对匮乏。更进一步地,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未得到清晰定义,诸多企业零散分布,难以寻找到有效的融资途径,因此大规模的应用案例较少。为了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市场仍需进行物联网产业发展“三步走”的培育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先生指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步入需要深入探讨商业模式的关键阶段,其中较为理想的应用场景便是结合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相较之下,发达国家虽然也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项目,但其数量稀少且规模有限。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现已有数十座大中型城市正在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实际推进效果明显优于海外同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地政府当前高度关注社会效益,在城市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生产、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对物联网均有着实质性的需求,从而促使物联网在上述领域得以迅猛发展。然而,现阶段,这些领域的物联网发展仅停留在感知层面,即数据采集阶段,尚未实现数据分析的深度应用。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级阶段。

    以江苏无锡为例,自2009年被确定为“感知中国”的中心以来,已经形成了“五园联动”、“五网齐聚”、“三中心协同”(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国家传感网质量检测中心)的独特区位发展优势。截至2012年,无锡市共拥有物联网产业法人企业739家,注册资本高达25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72家,注册资本达到222亿元。然而,在这其中,系统集成业务占据了超过70%的份额,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务占比约为15%,而信息传感设备业务所占比例则不足5%。

    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我国在物联网感知层传感器布局方面存在较大短板,而传感器布局的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数据生成的数量,从而从根本上制约物联网商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深入探讨显得尤为必要且紧迫。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马晓东曾经表示:“过去三年基本依赖政府驱动,若不能顺利转向市场驱动,势必会导致后续乏力。”

    广东省物联网协会秘书长曾明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目前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包括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应用需求不够明确、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产业标准相对滞后以及信息安全风险巨大等多重因素。

    据业内专家分析,物联网产业的重点目标领域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交通物流、电力、医疗、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领域,在此类领域应加强对行业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次,近期应重点推广的城市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力求在该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并建立相关行业标准;最后,应着重培养金融、农业等领域,避免过度投资,以满足政府和公众的需求,确保收支平衡。

    曾明深思熟虑后指出,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聚焦于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在此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应用创新,以此来引领产业逐步形成并向前发展。同时,政府也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这一过程。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工农业生产领域,在这个阶段,技术创新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确保关键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而企业应用及行业应用则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我们将把注意力投向个人和家庭领域,在这里,我们将致力于服务创新,届时,物联网将会迎来其高速发展时期,直至最终迈入物联网时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并非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而是会呈现出相互交织的态势。曾明强调道。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